保健安静的癌中之王
2021-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作者简介
赵玉沛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
擅长: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
胰腺癌素来拥有“癌中之王”的称号。其难以早发现、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等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谈胰腺癌色变”。近二十来,许多肿瘤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胰腺癌疗效仍不理想,有些大家熟知的名人也因该病去世。那么,胰腺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为何如此难以发现和治疗呢?我们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胰腺癌的蛛丝马迹呢?
胰腺在哪里?
胰腺仿佛一个隐身者,在大约第一腰椎的水平横卧于胃的后面,是一个长条形的实性消化器官。胰腺被腹腔内的十二指肠、胃、肾、肾上腺、脾等器官和门静脉等血管层层包绕,它自身的疾病很容易被周围器官所掩盖。
如此隐蔽的胰腺,在人体内究竟发挥哪些作用呢?
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中外分泌部负责分泌胰液,通过胰管汇入十二指肠。胰液内含好几种消化酶,主要负责脂肪和蛋白的消化。内分泌部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主要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胃泌素等激素,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内分泌部如果出现异常,机体会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症、顽固性腹泻等问题。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胰腺癌呢?
年龄大者更容易患癌。多数胰腺癌患者超过65岁,而小于40岁者较少。性别方面,男性略多于女性。
吸烟与胰腺癌相关。长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吸烟时间越长风险越高,戒烟后患病风险会下降。
5-10%的胰腺癌具有家族性,即患者的家庭成员也有类似病史。但是,目前还没有某种或某一些特殊基因直接与胰腺癌发病相关。
此外,酒精、肥胖、慢性胰腺炎病史、某些化工物质、某些特定的食物(如高温或过度烹调的肉类等)也可能与胰腺癌相关。
综上所述,有长期吸烟史、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经常接触干洗和金属加工业中的化学品,或饮食中红肉(牛羊肉、猪肉等)、胆固醇和油炸食品的比例较高的中老年男性,患胰腺癌的风险会相对增加,需要更加谨慎和积极地对待上腹部的不适感。
胰腺肿瘤有没有先兆?
胰腺由于其解剖位置隐蔽,初期通常“静悄悄”地,没有典型的的症状。但某些上腹部不适,可能是胰腺肿瘤的预警信号。
1、上腹部饱胀不适
很多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回忆自己之前的症状时,都会想起来自己曾有过上腹不适感甚至轻微疼痛感,但当时都误以为是“胃炎”,没有引起重视,错失诊断良机。
2、消化功能障碍
由于胰腺位于胃的后方,胰腺肿瘤可从后向前压迫胃壁导致胃难以蠕动和排空,或直接侵犯十二指肠导致消化道梗阻,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胰腺外分泌部功能障碍或胰管堵塞会影响脂肪的消化,未消化的脂肪会导致恶臭的脂肪便。
3、腹痛、腰痛
如果经常出现左上腹痛或左侧腰背痛等症状,尤其是进食后出现,除了消化性溃疡以外,还需要考虑到胰腺疾病的可能性,这种疼痛是肿瘤堵塞胰管阻碍了胰液分泌导致的。
4、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胰腺肿瘤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不佳,进而导致体重下降;肿瘤过快增长也会消耗机体的能量储备,导致消瘦。
5、糖尿病
糖尿病和胰腺癌可能有互为因果的关系:长期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而新发现的血糖升高也有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
上述症状都是不典型的症状,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这些症状,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是胰腺肿瘤。有些特殊的症状,要高度警惕胰腺癌,例如黄疸,由于胆总管会与胰管汇合后再汇入十二指肠,胰腺头部的肿瘤经常会压迫胆总管,导致黄疸。这时机体会出现眼睛巩膜和全身皮肤的黄染、全身瘙痒、小便颜色深、大便颜色浅。但并不是所有的黄疸都是胰腺癌,有些内科疾病如肝炎,还有外科疾病如胆管结石、胆道或壶腹部的肿瘤也可能会导致黄疸。
如何诊断胰腺肿瘤?
当出现上面所列出的不适,想要进一步检查的时候,我们应该挂哪个科、做哪些检查呢?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都可以完成胰腺肿瘤的的初步筛查。
胰腺肿瘤的初步筛查主要指超声和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查。超声能发现较大的胰腺问题。胰腺癌特异的肿瘤标记物CA19-9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可高达80%,非常适合用来做初级检查。但是,约5-10%的人本身无法产生CA19-9,因此,CA19-9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胰腺癌。
比较小的肿瘤超声看不到。所以对于高危患者,即使超声没有看到异常,也建议进一步行CT检查。显示胰腺疾病最清楚的是薄层增强CT检查+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全貌,包括大小、边界、毗邻关系和肿瘤周围的血管情况。对于无法行腹部增强CT的人群,可以做磁共振检查。
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的方法是超声内镜,有点类似胃镜检查,从嘴里伸进去一个软的超声镜头到胃里,透过胃壁来观察胰腺的情况。超声内镜对于诊断2cm以下的CT容易漏诊的肿瘤非常有优势,并且能同时行穿刺活检,获取少量肿瘤组织以供病理诊断。但是,超声内镜毕竟是一个有创的检查,对操作医生的要求也高,医院才能开展。
胰腺癌的治疗有多难?
不同良恶性、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肿瘤的治疗各不相同。胰腺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都来自外分泌部分,即胰腺导管腺癌,我们一般约定俗成将其简称为“胰腺癌”。
大约20%的患者在诊断时仍有手术机会,胰腺头部肿瘤因为与周围脏器连接紧密,需要同时将胰腺头部、十二指肠、空肠近端、胆囊、远端胃部全部切除才有可能切除干净。之后进行消化道的重建,分别把剩下的胰腺、胆道和胃与小肠一一连接起来。这个手术是腹腔内最大的手术之一,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有较高要求,有一定围术期死亡率,胰瘘、感染、出血、胃动力不足等也并发症较多。接受了Whipple手术的患者因为其消化道进行了重建,食物经过路径和消化液分泌路径不一致导致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动力差、胆管炎。胰体尾部的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是胰体尾脾切除术,患者不会进行消化道的重建,但仍有胰瘘、感染等问题。
化疗是几乎所有胰腺癌患者都会进行的治疗,目前有许多药物和方案,可以经肿瘤内科医生评估后具体选择。放疗对于局部复发和缓解疼痛有一定效果。
得了胰腺肿瘤以后,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我能吃什么?怎么吃?”是几乎所有肿瘤患者都关心的问题。胰腺癌患者在能经口进食的情况下,每天应摄入足够的水分、热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在总量能维持体重和日常活动量的情况下,将全天的食物总量分为5-6份,即每日5-6餐。
水分以白水、含电解质的饮品和去咖啡因的软饮料为主。
糖类应以食物中的自然糖分为主,尽量减少精制白糖的摄入;主食方面更推荐全麦谷物。
蛋白质应以简单烹饪的肉类、鱼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为主,减少过度烹饪的肉类如培根、腌肉、油炸肉类的摄入。
消化功能尚可时可以摄入油脂类,以植物油和坚果为主,每天不能超过5-6勺。
此外,每日还需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和果汁。
如果已经出现了消化功能不良、乳糜泻,则需要随餐补充胰酶制剂。
对于Whipple术后的患者而言,饮食的注意事项更多。
在术后的较早期,患者需要严格禁食水,待胰瘘的高危期度过以后方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开始饮水和进食。
初期饮食需低脂流食和少量多餐,随后才能缓慢过渡至半流食、软食、普食,但依然需要少量多餐,同时服用胰酶制剂。
在恢复进食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胃胀、呕吐、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都需立刻停止进食水并看医生。
需要终身谨记的是,Whipple术后的患者每一顿进食后至少需端坐或行走半小时,待食物大部分进入小肠后再平躺,以防止食糜返流至胆道,导致胆管炎。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可能让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和综合治疗,部分病人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推荐阅读
认识抑郁症防疫权威读物来了!这份指南请认真阅读关于肺部结节,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为了长寿,谨防跌倒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