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胃肠内营
2021-5-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本研究通过对38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48h内入院,且伴有吞咽困难症状。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颅脑恶性肿瘤患者等。本组病例中男性有42例,女性有35例,年龄为56、80岁,平均年龄为(65.81±2.2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普通膳食流质护理,治疗组给予长期胃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具体护理措施:①口腔护理。要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对患有口腔溃疡患者于患处涂抹碘甘油,对唇部干燥者于唇部涂抹石蜡油。②营养管选择及放置。本组患者的肠内营养管均选用径细、耐腐蚀性好、可长时间放置的鼻饲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长度、型号合适的营养管。在置人营养管以前,先对患者的鼻腔和口腔进行清洁,然后由鼻腔插人胃管,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将胃管插人气管内,在检查无误后,对胃管进行固定。③营养液的选择和滴注方式。营养液由短肽型肠内营养剂逐步过渡到膳食纤维型营养制剂,第1天给予kcal,滴速为30mL/h,根据患者的体质量逐步调整营养液的量。在滴注过程中要严格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要保持滴速稳定,输液器应每日1换。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水平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在治疗期间并发症(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发生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饮水实验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7.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来显示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临床疗效为84.21%;治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l4例,临床疗效为63.16%,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P、PA及Alb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及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吞咽困难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严重影响。因而,有效纠正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84.2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63.16%,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P、PA及Alb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胃肠内营养通道建立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原作者:王王苗
原作者单位:医院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