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手术,命悬一线,医生接力保平安
2016-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这年8月25日上午,医院普外科首例高难度回肠造口手术告捷。为什麽说高难度?
据该患者的病史记载,3次腹部手术,2次引起病变。一次术后得了克罗恩病;另一次得了代谢性酸中毒,导致肾衰竭。对体质如此敏感的患者,第4次手术是隐藏着很大风险的。
如何应对充满挑战的手术?
在医院医务科牵头的术前会议上,专家们查阅患者的病例、病史;评估手术风险;协调多学科合作;最后,作了周密而详尽的手术方案。
医务科、普外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肾内科、内镜室等科室,手术室护士,全体参战医护摩拳擦掌,迎接挑战。
麻醉科陈青云主任介绍:“该病人比较特殊,麻醉的风险在于,肾脏不好,肌酐高,电解质紊乱,血压不稳定、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的制约,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往往需要‘曲线救国’,全部要‘绕弯弯’。”
普外科杨昌明主任告诉笔者,患者杨某,男,52岁。因腹部3次手术,回肠造瘘术9个月,不能正常解大便伴消瘦。病情比较复杂:以往因克罗恩病曾行小肠部分切除,肠瘘后又先后行十二指肠瘘引流术、阑尾切除术、回肠造口术。根据病史记载,医院做的(最近一次)手术引起了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克罗恩病是消化系统的头号怪病: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三大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肠道狭窄、肠皮瘘、肠内瘘、肠膀胱瘘等等。
杨主任还告诉笔者,我们做的第4医院3次手术的接力,风险很大。
杨主任指着旁边那台血液透析机说,一旦发生血肌酐、尿素氮持续升高,肾内科马上就可以参战。
杨主任在多科室参加的“术前讨论”中着重指出:本次手术虽因患者短肠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电解质极易紊乱、一般情况差、腹部多次手术等导致的困难和风险极大,但手术一旦成功将给病人一揽子解决不能进食、医院等的窘境。所以,本次手术具有极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上午8:40
气管内插管全麻后,陈主任就全神贯注地盯住
生命体征监视屏幕,注意不断地调整药物剂量,
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的波动,(笔者发现3个多
小时的手术中,患者的血压始终控制在/60
左右),为整台手术立下了头功。图为陈青云
主任注视屏幕,坚持了多分钟的招牌姿势。
上午9:45
杨昌明主任手持电子刀在患者左下腹部造瘘旁
切口,然后,分离对应的肠系膜,切断结扎肠
系膜血管直达系膜根部……
下午13:40
杨主任将肠管浆肌层与腹膜、筋膜、皮肤分层
间断缝合,然后,仔细地放回原处……
手术成功了!
当焦急等待并随时应急的肾内科张冉主任获知患者肾功能等有关检验后松了一口气……
8月26日,发稿前,笔者来到医院9病区7床,杨先生已经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当我问起手术后的情况时,陪伴的家属杨太太和杨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很好很好!
您的健康,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