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早知道之餐后腹痛与胆囊结石
2016-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典型病例
吴先生,54岁。两年来已有“吃饱”或“吃腻”时上腹疼痛,自用胃药无效。1天前突发腹痛、高烧入院。B超检查发现胆囊积脓和多发结石。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但腹痛仍明显,胆囊肿大,逆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大如“紫色茄子”,胆囊腔内充满脓液和结石,胆囊已穿透相邻的大肠,幸有一枚结石堵在“洞口”,切除胆囊、修补大肠的“洞口”后,患者治愈出院。
餐后腹痛
餐后腹痛指进食后腹部疼痛,俗称“吃饭”以后肚子疼。
胆囊结石
胆囊是梨形空腔器官,“躲”在右上腹肝脏下面,借助纤细的胆囊管连通胆总管,空腹时肝脏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暂存,胆囊可将胆汁浓缩5-10倍,进食时,经食道和胃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物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分泌一种会引发胆囊收缩的促胆囊收缩素,浓缩的胆汁即由胆囊流入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胆囊结石,空腹时胆管内胆汁尚可经胆囊管流入胆囊,但进食后胆囊内浓稠的儋州流入胆管却不顺畅,十二指肠腔内胆汁不足以处理肠腔内的蛋白质和脂肪时,十二指肠粘膜浆继续释放促胆囊收缩素,迫使胆囊剧烈收缩,引发右上腹胆囊区域绞痛,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结石对胆汁流动的梗阻程度有关。
医师点评胆囊结石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结石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凡引起胆汁成分和比例改变或造成胆汁流动不顺畅的因素都可导致结石形成。如酗酒、高脂餐、妊娠。糖尿病、胃肠手术后、肝硬变、溶血性贫血、不习惯吃早餐等。患者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典型发病通常在饱餐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或上腹部阵发剧痛或持续疼痛阵发加剧,可向右肩部“扯着疼”(放射痛),可伴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仅在饱餐或高脂餐(“吃撑了、吃腻了”)或紧张劳累、休息不好时,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或饱胀不适,常被误诊为“胃病”。结石如果嵌顿在胆囊出口处,将导致胆囊肿大、积液,小结石经胆囊管排入胆管,可引起肝外胆管结石、黄疸、胆管炎甚至胰腺炎,是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较大结石长时间压迫胆囊和邻近器官,可导致两个器官“压通”,例如胆囊向十二指肠或结肠穿通,使胆囊腔与肠腔连通,称为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肠腔细菌或粪便进入胆囊可导致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结石的长期机械、化学刺激还可诱发胆囊癌。
胆囊结石的诊断相比较容易,首选B超检查,其诊断准确率接近%,医院就能开展。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因手术风险,并非所有胆囊结石均须手术。这就需要医生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来决定是否手术了。
编辑:王兴强
棕树营北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昆明医院(医院)合作联盟单位,中心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竭诚为广大居民提供医疗实时资讯、健康科普、预约挂号等服务。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