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脂肪瘤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胃肠道脂肪瘤是一种良性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上并不多见,主要分布于结肠和回肠,位于十二指肠者罕见。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
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隐痛、反酸或呃逆,恶心、呕吐,十二指肠一空肠套叠,阻塞性黄疸或急性胰腺炎。
内镜下的典型表现为半球形或椭圆形隆起性病变,表面色泽如常或呈淡黄色,光滑或有糜烂,活检钳触之质地柔软。脂肪瘤也可呈分叶状,故内镜下病灶表面有时呈多结节状或菜花状外观。
CT表现为壁内病灶密度极低,与脂肪密度一致,增强后与肠壁一致、均匀强化,病灶较小时也可仅表现为局部肠壁增厚(CT值为-80--)。
与十二指肠间质瘤CT鉴别:
平扫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良性肿块直径多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偶见肿块中心有坏死,恶性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欠清,常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粘连,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坏死常见。强化肿瘤呈中等或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多高于动脉期,坏死区无强化。
十二指肠脂肪瘤极少恶变,仅需完整切除肿瘤即可治愈。文献报道大多行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切除术或局部肠段切除术。对于有蒂或亚蒂且病灶较小者尚可在内镜下行圈套摘除术,创伤更小,疗效确切。小肠脂肪瘤肿瘤如大于4cm、形成完全梗阻、肠套叠、可疑恶变等为绝对手术指征。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