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网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或肠壁血管壁的肌层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分为平滑肌瘤(leiomy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   一、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所产生的症状、体征与其他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相似,但以出血、腹部肿块较为突出。有统计肉瘤的出血发生率约为80%,肌瘤约为50%,可为少量、持续或间歇大出血,出血与否和出血程度与肿瘤大小无直接关系。肿块多在右上腹,表面较光滑,硬或囊性活动度差,个别肿块可在右下腹触及。

  二、发病机制

  1、病理分型

  根据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生长方式,病理类型可分为4型:腔外型、腔内型、腔内外型和壁间型。平滑肌肉瘤主要见于腔外型和腔内外型。

  2、病理形态

  该瘤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肉眼观察瘤体为结节状,周界清楚,无纤维包膜切面呈灰白色,质地细软。肿瘤出血时可形成囊形变,囊腔常有窦道与肠腔相通。镜检可见肿瘤由分化不良的平滑肌细胞组成,瘤细胞为中等密度或为高密度,呈菱形或不规则形。瘤细胞核大而深染,呈异形性和多形性,核分裂象增多是平滑肌肉瘤的标志。半数以上见瘤周侵犯。

  3、病理诊断标准

  区分良恶性肿瘤缺乏统一标准。一般认为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已有转移者,可诊断为肉瘤;直径大于8cm、质脆、血供丰富者,肉瘤可能性大。术中快速切片病理检查有时难以正确判定其良恶性,应以石蜡切片观察核分裂象的数目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①每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多于2个则为恶性;②每1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超过5个为肉瘤;③每25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为1~5个为低度恶性,多于5个为肉瘤;④镜下有不典型核分裂象,核的多形性和染色深是肉瘤的基本特征;⑤每25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数≥4个,圆形核超过20%为肉瘤。

  4、恶变与转移

  平滑肌瘤能否恶变尚不清楚,以往认为上皮样平滑肌瘤属良性肿瘤,有恶性趋向,现认为此型肿瘤存在良性和恶性两种,恶性较少,后者多向肝转移或腹膜种植,平滑肌肉瘤多向肝转移或腹腔瘤床种植,少有淋巴转移。

  三、检查

  1、X线钡餐造影

  X线影像表现视肿瘤生长方式和大小而异,腔内型肿瘤可表现为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如形成溃疡则于充盈缺损部有龛影;腔外型肿瘤见十二指肠受压黏膜皱襞紊乱;如肿瘤破溃与肠腔相通时,有巨大憩室征。

  2、十二指肠内镜检查

  可见肠壁外压性改变或黏膜下隆起病变,黏膜糜烂。十二指肠降部以下病变易被漏诊,活检亦因取材受限难,以明确诊断。

  3、CT检查

  在十二指肠部位有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影,若肿瘤内有对比造影剂和气体,更有助于诊断增强扫描为中等血供或血供较丰富的肿瘤,应与胰头部肿瘤鉴别。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j/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