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一发便便的身体,发生了什么事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生中总有那么几个灰常尴尬的时刻。尤其作为女生,上厕所这件事是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之一。在公共场所无法保证厕所卫生;想上厕所的时候偏偏路遇堵车;这时候只能靠一件事情了,就是憋!
不过尿液还可以被人体不断吸收,便便就没这么容易了?憋住的便便跑到哪儿去了?憋便到底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科普吧~
憋住的便便在哪里
便便打哪来?
便便是由水、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肠壁上的死细胞以及凋亡的病毒,也就是所有人机体不需要的固体组成的。大便呈棕色是因为其中含有肝分泌的胆汁,如果是黑色则是由于含有食物中的铁元素和色素。
便便去哪儿?
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同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但最多也就5-6个小时,然后进入肠道,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
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主要是由肠蠕动的速度决定的,平均需要6-8个小时,但即便是便秘患者,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也不会超过10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进入结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成形,才算开始形成粪便。当大便在结肠内堆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向大脑报告,需要排便,产生便意。
当憋住便便的时候,便便就会在结肠里进行等待,在此期间不断被肠道吸收水分,逐渐变干。所以如果憋了一会便意变小,可能是水分吸收导致肠道压力变小~
便便谣言大揭秘
憋便会得酸毒症?食物在运行到结肠被吸收水分之前,都是粥样的物质,和小肠绒毛充分接触,吸收养分。所以在小肠内依然是粥样物质,而且小肠中的肠液是碱性的,即使食物发酵产酸,也会被肠液迅速中和,根本不可能堆积酸性物质,更不可能进入血液搞出所谓的酸毒症。
“清宿便”靠谱吗?人正常的新陈代谢是24小时-72小时,肠道黏膜非常光滑,不会黏附东西,大便在人体肠道内极少能存在3天以上,即便有超过3天的宿便,量也非常非常少。而且大便中90%都是水分,实际上,通过正常的饮食和饮水,人体内的大便是可以彻底被排清的。基本上不存在宿便这种东西,而排出来的,看起来是将藏在肠子里的脏东西排干净了,其实也不过是水。
憋便后果很严重
积存在肠道的粪便会随着水分被不断吸收而变得愈发干硬,导致排便费力,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突然增加的腹压和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导致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晕厥。
排便不畅,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肛门处的静脉发生曲张,导致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痔疮的患者,干硬的粪便还有可能划破痔疮上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所以,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及时排便对于预防便秘有很大的帮助。
学会辨别健康便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当便便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就要注意了!!
▼便便很黏
有排不尽的感觉,异味大,说明体内湿热重。
▼便便很干
臭不可闻,而且颜色较深、说明有肠热、胃热,往往有长期的便秘。
▼便便很稀
带有脓血,而且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想拉但是拉不出来),可能是痢疾。
▼便便带血
既有可能是痔疮、肛裂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消化道溃疡、甚至结肠癌等。
需注意的是,还要留心观察是否发生了排便习惯或大便形态的改变,比如一天一次变成一天几次,便秘、腹泻交替,或者大便形状改变,有压痕等,要警惕结肠癌。
阿噗有话说,加我
对方“便友”,我方已阐述“便论”的真谛,该你了!
文乐乐
新媒体编辑乐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ID:shishangjiankang22
时尚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