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康复炎症性肠病营养
2017-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国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营养不良在IBD(炎症性肠病)中的发病率高达85%,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UC),尤其是活动期患者。进食减少、肠道吸收功能降低、营养物质消耗增加以及治疗药物对代谢的影响共同促进IB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最终表现为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并伴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营养支持治疗建议由营养支持小组(NST)执行,对于病情相对平稳但需长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可在NST的指导下实施家庭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包括重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预计营养摄入不足>5天的患者、营养状况正常但预计营养摄入不足>10天的患者以及中重度高分解代谢的患者。对于儿童或青少年患者,EEN(早期肠内营养)为诱导活动期CD缓解的首选方案,其诱导缓解率与激素相当,可促进深度缓解及肠黏膜溃疡愈合,而激素不具备促进生长发育这一优势。营养支持治疗用于诱导活动期CD缓解时推荐采用EEN,其诱导缓解率高于PEN,其中儿童及青少年推荐疗程为6~12周,成人为4~6周。使用EN维持CD缓解时,可采用EEN或PEN,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采用PEN维持缓解,病情活动时转为EEN,其中PEN的推荐量为每日总能量需求的50%以上,近期的研究表明:每日热卡需要量80%~90%由EN提供可能可达到与EEN类似的效果。对于肠功能不全的患者推荐短肽或要素膳配方,而IBD的活动期应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EN的成分研究表明,低脂制剂能提高EN诱导CD缓解的效果,但长期限制脂肪摄入可能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益生菌诱导及维持缓解贮袋炎的效果确切,联合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对UC和CD有益。需要注意的是,EEN供给量低于每日总能量需求的60%且持续3天以上时,应补充PN。IBD缺乏确切有效的根治方法,药物治疗为首选,当出现梗阻及瘘等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并发症时,手术不可避免。肠梗阻并非EN的绝对禁忌症,首先应明确梗阻的病因、程度及位置。对于活动性炎症造成的完全性肠梗阻,常选用全肠外营养(TPN)联合药物诱导缓解,待肠道功能部分恢复,可逐渐过渡至EEN。对于合并腹腔脓肿及肠瘘的CD患者,关键在于即刻行腹腔脓肿充分引流,早期穿刺引流可降低手术率及造口率。如脓肿得到充分引流,可行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可选择PN,其能减少肠外瘘瘘口肠液流出量,并可能提高瘘口愈合率,肠功能恢复并建立EN途径后,推荐EEN,其改善营养状况效果优于PN。明确瘘管解剖位置对制定EN方案至关重要:
低位肠外瘘可利用瘘口以上肠管实施EN;高位高流量
(≥500ml/24h)肠外瘘可将收集的消化液输入瘘口以远的小肠,同时给予EEN。对于肠内瘘患者,高位内瘘(胃、结肠内瘘或十二指肠、结肠内瘘)可置管至瘘口以下空肠,利用被旷置小肠进行EEN;肠膀胱瘘及肠、阴道瘘如能够耐受,也建议使用EEN,但应选择低渣制剂。纠正营养不良并诱导缓解后,少数患者可获得自愈,但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文章来源:临床内科杂志2015年3月第32卷第3期
有话说?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讨论!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