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疾病一
2017-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概述
(一)定义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粘膜缺损。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胃酸分泌过多。
2.幽门螺杆菌的致病作用。
3.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粘膜屏障损害。
4.其他致病因素:遗传、吸烟心理压力等。
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
(一)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
1.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2.表现为上腹部及剑突下的疼痛,疼痛与进食密切相关,有明显的节律性,多于进食后3~4小时发作。
3.服用抗酸药物能止痛进食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4.疼痛性质为或轻或重的烧灼痛或钝痛。
5.体检时右上腹可有压痛。
6.呈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好发于秋冬季,每次症状发作持续数周后好转,间歇1~2月再发。
(二)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1.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1)出现严重并发症。
(2)经正规的内科治疗无效。
(3)溃疡病程漫长者:①溃疡病史较长、发作频繁、症状严重。②纤维胃镜观察溃疡深大,溃疡底可见血管或血凝块。③X线钡餐检查球部严重变形,龛影较大,有穿透至十二指肠外的影像者。④既往有严重溃疡并发症而溃疡仍反复活动者。
2.手术方式
(1)胃大部切除术
(2)选择性或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
三、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
(一)胃溃疡的临床特点
1.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
2.基础胃酸分泌明显低于十二指肠溃疡。
3.胃溃疡可以恶变。
4.节律性没有十二指肠溃疡明显
5.进食后不能很好止痛,餐后1/2~1小时疼痛即开始,持续1~2小时;也有一进食反而更痛的患者。
6.压痛点位于剑突下与脐间的正中线或偏左易复发。
7.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二)胃溃疡根据部位和胃酸分泌量分型
1.Ⅰ型胃溃疡:最常见,低胃酸,溃疡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2.Ⅱ型胃溃疡:高胃酸,常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存在。
3.Ⅲ型胃溃疡:高胃酸,多见于幽门管或幽门前,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长期使用所致。
4.Ⅳ型胃溃疡:高位胃溃疡,较少见,溃疡多位于胃上部1/3,胃酸分泌低,常为穿透性溃疡,易并发出血,或并发穿孔。
(三)胃溃疡的外科治疗
1手术治疗适应证
(1)严格内科治疗8~12周,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及溃疡穿透至胃壁外者。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
(5)溃疡不能排除恶变或已经恶变者。
2手术治疗方法
(1)Ⅰ型胃溃疡:采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范围约50%左右胃十二指肠吻合。
(2)Ⅱ、Ⅲ型胃溃疡:采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毕Ⅰ式吻合。
(3)Ⅳ型胃溃疡:采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吻合,或Roux-en-Y吻合。
(4)溃疡恶变:行胃癌根治术。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一)临床表现
1.在夜间空腹或饱食后突然发生急起上腹部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患者难以忍受,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等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
2.视诊:病人表情痛苦,仰卧微屈膝,并不愿变换体位。
3.触诊: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压痛明显。
4.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5.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6.X线检查:见有膈下游离气体。
(二)诊断
1.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2.X线检查:见有膈下游离气体即可作出诊断。
3.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三)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炎
腹痛以右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疼痛并加重。可向右肩或右肩胛下区放射,一般伴有畏寒或者发热,查体墨菲氏征阳性,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或者胆道结石。
2.急性胰腺炎
腹痛多以上腹部或左上腹为主,向腰背部放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X检查一般没有膈下游离气体,B超或CT检查能够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3.急性阑尾炎
腹痛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从上腹部疼痛或者是脐周疼痛转移到右下腹痛一般需要6到8个小时,而上消化道穿孔的疼痛是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并迅速地波及全腹,一般10分钟之内就出现全腹的压痛,甚至出现右下腹的压痛。急性阑尾炎X光透视一般不会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①适应于一般情况好、年轻、主要脏器无病变、溃疡病史较短、症状和体征轻的空腹小穿孔病人。
②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者。
③经水溶性造影剂行胃十二指肠造影检查证实穿孔已封闭的病人。
(2)非手术治疗措施
①持续胃肠减压。
②补液及营养支持。
③抗生素治疗。
④静脉给予抗酸药物。
2.手术治疗
(1)单纯穿孔缝合术适应证
①穿孔超过8小时,腹腔内感染及炎症水肿严重,有大量脓性渗出液。
②以往无溃疡病史或有溃疡病史未经正规内科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
③有其他系统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急诊彻底性手术。
(2)彻底性溃疡手术适应证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穿孔在8小时以内,或超过8小时,腹腔内污染不严重。
③慢性溃疡病特别是胃溃疡病人,曾行内科治疗或治疗期间穿孔。
④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有幽门梗阻或出血者。
五、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一)概念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呕血或柏油样黑便,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急剧下降,脉率加快,血压下降,发生休克前期症状或休克。
(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突然大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迅猛的出血则为大量呕血与紫黑血便。
1.病人呈贫血貌、面色苍白,脉搏细快。
2.腹部体征不明显:腹部稍胀,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
3.急性纤维胃镜检查可用于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鉴别诊断。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措施
(1)补充血容量
(2)胃肠减压
(3)急性纤维胃镜
(4)抗酸药物应用
2.手术治疗适应证
(1)出血速度快,短期内发生休克。
(2)年龄在60岁以上伴有动脉硬化症者。
(3)近期内发生过类似的大出血或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
(4)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人发生大出血。
(5)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机会高3倍,应争取及早手术。
(6)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动脉搏动性出血,或溃疡底部血管显露再出血危险很大。
(7)对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出血,应切开十二指肠前壁贯穿缝扎溃疡的出血动脉,再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或加幽门成形术。
(8)重症病人,可采用非吸收缝线溃疡底部贯穿缝扎止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