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我国炎症性肠病多学科综合治疗现状

2017-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国炎症性肠病多学科综合治疗现状

兰平,柯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7(3):-.

摘要

炎症性肠病虽然是内科疾病,但多数病人病情复杂且需药物长期维持和手术治疗,其治疗方案须个体化。因此,术前应高度重视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的作用,充分发挥消化内科、结直肠外科、营养科甚至心理科等多个专科的力量,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并准确把握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指征。在选择外科治疗方式时,强调在合适的时机,以最小的创伤和风险解除症状,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炎症性肠病(IBD)病人的增加以及病程的延长,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日渐增多,手术相关问题已成为我国IBD诊治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IBD病程复杂而渐进,个体差异较大,后期并发症多且处理棘手,其处理需要综合多个学科专家的意见。目前,我国少数IBD中心已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但尚未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医院的IBD病人集中收治在消化内科。内科医师常在药物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选择外科会诊,使得病人失去最佳手术时机。此时的病人多伴有急腹症、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复杂情况,加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外科医师多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外科医生收治IBD病人时,常将普通良性疾病的手术指征和围手术期处理套用IBD病人身上,造成难以挽回的并发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建议IBD病人的治疗策略、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须由内、外科和影像科医生等组成的MDT合作完成。术前通过内镜和影像学技术全面了解肠道病变范围及程度、确定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案,通过调整用药、营养支持、控制感染、预防血栓等措施充分消除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而取得满意的疗效。对此,本文针对当前IBD的MDT诊治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做一阐述,供同行参考推广。

1克罗恩病(CD)合并肠梗阻的MDT诊疗模式

约1/3的CD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狭窄,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狭窄型CD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狭窄的性质(炎症性和纤维性)和程度(不完全性和完全性)。此时须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j/6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