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
2020-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考点: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症状:烧心和反酸。诊断:胃镜(首选)。
判断有无酸反流金标准:4hPH监测(可用于胃镜不能确诊的患者)。治疗首选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并发症:食管狭窄、食管腺癌、Barrett食管、上消化道出血。
考点:食管癌典型症状:早期——进食哽咽;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病理分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转移途径:淋巴转移为主。确诊:胃镜+病理活检。
食管X线吞钡检查见:良性肿瘤——“半月征”/“瀑布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虫蚀样、串珠样、蚯蚓状及菊花样充盈缺损。贲门失弛缓症——鸟嘴征。
治疗:手术首选(胸中、上段:颈——胃吻合;胸下段:颈——弓上吻合)。
胸上段——鳞癌为主,首选放疗;胸中段——鳞癌为主,是食管癌好发部位;胸下段——腺癌为主。
考点:急性胃炎发病机制:非甾体类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治疗:PPI(首选)。
考点:慢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胃体炎=A型胃炎—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胃酸减少、恶性贫血。多灶萎缩性胃炎=胃窦炎=B型胃炎—HP感染。
胃淋巴引流:小弯上腹腔,大弯上胰脾,小弯下幽门上,大弯(右)幽门下。确诊:胃镜及胃黏膜活检。
治疗:根除HP——PPI或胶体铋+两种抗生素;疗程——1~周。
考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胃黏膜自身屏障减弱,H+回渗。
烧伤——Curl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Cushing溃疡。
促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促胃液素所致。临表: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确诊:首选胃镜+胃黏膜活检、次选X线钡剂检查。治疗:抑酸+根除HP+保护胃黏膜。
外科治疗:胃大部切除术(首选)毕I式—胃溃疡;毕II式—十二指肠溃疡;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保留鸦爪支)。
术后并发症:早期(胃出血、胃瘫、胃肠壁缺血坏死或吻合口漏液、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肠梗阻)。晚期(倾倒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溃疡复发、营养并发症、残胃癌)。
急性穿孔的诊断:突发上腹部剧痛,呈刀割样+腹膜刺激征+立位腹部X线(首选)。治疗原则:胃肠减压—最基础;胃大部切除—最理想,最佳时间—发病后8h内。
幽门梗阻诊断:呕吐宿食+振水音/胃蠕动波。手术绝对适应证:瘢痕性幽门梗阻。
考点:胃癌临表:上腹疼痛、消瘦、呕血、黑便。
诊断:X线钡餐(首选)、胃镜及活检(确诊)。进展期胃癌:侵及肌层。
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最常见(部位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血行转移—最先到肝。治疗:胃癌根治术,术中用温热蒸馏水反复冲洗腹腔,以防种植转移。
考点:肝硬化失代偿表现:
肝功能减退(贫血、出血、内分泌紊乱—雌激素灭活减少出现肝掌、蜘蛛痣);门脉高压症(脾大、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腹水)。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肝性脑病(最严重)、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纤维化指标:血清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IV型胶原、单胺氧化酶。确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
并发症的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首选——生长抑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最有效。手术—贲门周围静脉断流术(包括冠状V、胃短V、胃后V、左膈下V)。
腹水:输注清蛋白、利尿(呋塞米+螺内酯)、分流、腹水浓缩回输。
考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与血氨升高有关。
分期:1期——性格改变;期——扑翼样震颤。
治疗:禁食蛋白;降氨——谷氨酸钾、支链氨基酸;灌肠/导泻——禁用肥皂水。
考点:肝脓肿临表:高热、寒颤、肝区疼痛。
分类:细菌性—脓液黄白色;阿米巴—脓液果酱色。治疗:抗生素;穿刺或切开引流。
考点:肝癌病理分型:巨块型常见。
肝癌的分类:微小肝癌、小肝癌、大肝癌、巨大肝癌(.5.10cm)。临表:肝区疼痛(首发症状)+进行性肝肿大(典型体征)。
辅助检查:实验室AFP;影像学B超。确诊:肝穿刺活检(金标准)。
治疗:首选手术,根治性肝切除;放疗;化疗。
胆囊结石诊断:B超(首选)。
临表:胆绞痛,与进食油腻有关。
治疗:有症状者首选胆囊切除,静止期密切观察。
考点:急性胆囊炎临表: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部放射+Murphy征阳性。并发症:胆囊坏疽穿孔(腹膜刺激征)——最严重。
考点:肝外胆管结石临表:腹痛、寒颤高热、黄疸=Charcot(夏科三联症)。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考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表:Reynolds(雷洛)五联征=夏科三联征+休克、意识障碍。治疗: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后14天拔管。
考点:胆管癌临表:黄疸进行性加重,胆囊肿大而无触痛。治疗:手术(首选)。
考点:急性胰腺炎病因:胆道疾病常见。诱因:暴饮暴食。
临表:上腹中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缓解。
重症胰腺炎特征:腹膜刺激征、腹水征、Grey—Turner征(胁腹皮肤灰紫色斑)、Cullen征(脐周皮肤青紫)。区分轻型及重型胰腺炎:血钙和增强CT。
治疗
内科:减少胰液分泌——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哌替啶,不可用吗啡;抑制胰酶活性——抑肽酶。外科: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
考点:胰头癌导管细胞腺癌最常见。临表:腹痛、黄疸、消瘦+无痛性胆囊肿大(库瓦齐科征)。
检查:首选B超;X线钡餐——反“3”征;肿瘤标志物:CA19—9。治疗:首选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考点:壶腹周围癌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腺癌。鉴别:ERCP+病理。
治疗:同胰头癌。
考点:克罗恩病(Crohn病)病变部位:末段回肠。
病理特征: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裂隙溃疡、纵行溃疡,成铺路石状外观。临表:腹痛、糊样便。
辅助检查:X线——跳跃征、线样征;结肠镜——鹅卵石样。
治疗: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考点: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直肠和乙状结肠。
临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检查:X线——铅管征。
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最严重)。治疗:同克罗恩病。
考点:肠结核病变部位:回盲部。
病理改变:了解溃疡型及增生型特点。临表:右下腹痛、低热、盗汗。
检查:X线——跳跃征;结肠镜(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治疗:抗结核。
考点:肠易激综合征临表:腹痛、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
考点:肠梗阻分类:分别依据梗阻原因、梗阻部位、梗阻程度及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区分。临表:痛、吐、胀、闭+腹部体征(首选立位腹部平片)。
肠套叠三大典型症状:腹痛、血便、腹部肿块。
考点:结肠癌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盲肠。
发病类型:肿块型—多发于右半结肠。
临表:贫血、消瘦、肿块;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出现)。右半结肠以全身症状为主;左侧结肠以局部症状为主。
诊断:结肠镜;肿瘤标志物—CEA。
考点:直肠癌临表:肛门刺激症状;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早期)。诊断:直肠指检(首选);肠镜(确诊)。
手术治疗:Miles手术、DiXon手术、Hartmann手术(各自适应症)。
考点:结、直肠息肉好发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腺瘤)——癌变倾向最大。治疗:
带蒂息肉——内镜下摘除或圈套电灼切除。家族性息肉病——根治性手术。
考点:阑尾炎临表: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
体征:盆位最常见—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诊(+);盲肠后位—腰大肌试验(+)。病理类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持续性腹痛+弥漫性腹膜炎。
治疗:急性者早期手术;阑尾周围脓肿——治愈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最常见。
考点: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齿状线的解剖特点。
肛裂:剧烈疼痛(有间歇期)、便秘、出血;易发生在截石位的6点位。肛裂三联征:裂口、前哨痔、肛乳头肥大。
肛周脓肿=肛周疼痛+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液。肛瘘:好发于3、9点;可触及条索状的瘘管。
内痔:易出血、脱出;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检查首选直肠指检。外痔:疼痛、无便血;检查首选视诊。
考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因和病理: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致病菌群以大肠杆菌多见。自发性腹膜炎:抗菌治疗应G-菌兼顾G+菌。
病因诊断:腹腔穿刺抽液。抽出液:
急性阑尾炎穿孔——稀薄脓性略有臭味。
胃十二指肠穿孔——呈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味。治疗:
非手术——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最重要);抗生素(首选三代头孢)。
手术——切口选择:不确定原发病变—右旁正中切口;腹部闭合性损伤—正中切口
考点:腹腔脓肿膈下脓肿:曾有腹膜炎或腹部手术+发热+上腹痛诊断:X线(首选);B超。
盆腔脓肿:腹膜炎或腹部手术或阑尾穿孔后、里急后重、膀胱刺激征。诊断:直肠指诊(首选)。
考点:结核性腹膜炎临表:慢性腹痛、低热盗汗、腹壁柔韧感。并发症:肠梗阻(常见)。
腹水特点:草黄色渗出液,ADA45u/L(注意与漏出液鉴别)。
考点:腹外疝腹股沟管结构:内口——深环、外口——浅环;四壁(前两斜,后两膜,上两弓,下两带)。直疝三角(Hesselbach海氏三角)。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回纳后是否突出、精索与疝囊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A关系)。
Richter疝(肠壁嵌顿)、Littre疝(小肠憩室被嵌顿)。
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术式——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
(疝修补术——Ferguson法——前壁;Bassini法、Halsted法——后壁;Shouldice法——修膜)。
其他:嵌顿性疝3~4h内症状轻者可先手法复位;绞窄性疝均需急症手术;股疝最易嵌顿,McVay法手术。
考点:腹部损伤检查:诊断性穿刺和腹腔灌洗术:最理想、最简便(腹穿禁忌——严重腹胀)。确诊前禁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手术探查:先实质脏器,再空腔脏器。
术后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关腹前不用抗生素。脾破裂(最常见):左季肋部损伤、休克、腹穿有不凝血。
肝破裂:右季肋部损伤、内出血表现、腹膜刺激征;X线——右侧膈肌抬高。胰腺损伤:位置深,较隐蔽;日久可形成胰腺假性囊肿。
小肠破裂:空腔脏器损伤中最常见,腹膜炎出现最早。
结肠破裂:腹膜炎出现晚,但较严重;手术修补、结肠造瘘,1月后再关瘘。直肠破裂:注意上下段受损不同表现;手术乙状结肠造口术,~3个月关口。
更多资料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