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胃肠息肉浅谈胃肠息肉形成及预防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01胃肠息肉定义及危害
(1)定义: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其中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此次重点讲述胃息肉及大肠息肉的形成及预防概况。
胃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
大肠息肉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因较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带血、黏液血便来就诊,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进一步行消化道造影或胃肠镜检查。
(2)危害: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便血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胃肠息肉病理组织学主要为4类: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其中腺瘤性息肉最常见。
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增生性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两者均生长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错构瘤性息肉非常少见,比如幼年性息肉及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有些错构瘤性息肉可以癌变,但是癌变率一般非常低。
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据临床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及时发现并治疗可积极预防癌变发生。
02胃息肉发病因素(1)遗传因素: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具体机制未明。
(2)HP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
(3)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酸、胰酶,反流入胃,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粘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4)抑酸药: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
(5)饮酒: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6)吸烟:吸烟会增生胃息肉的发病风险,可能与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
另外,研究发现较多肉类食物(尤其是牛肉、羊肉之类的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水果,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03大肠息肉发病因素(1)饮食: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炎症性肠病:结肠粘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5)便秘:便秘可使肠道内致癌物存留时间延长;另外,便秘患者多有服用市场上卖的通便药(如排毒养颜胶囊、芦荟胶囊、肠润茶等),该类药物多含有蒽醌类成份,该物质可增强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凋亡,还可能导致DNA变异,促进肠道息肉形成。
(6)吸烟、饮酒:烟草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和物,促使粘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饮酒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肠息肉发生的风险。
(7)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癌症放疗患者、肥胖及久坐人群的发生率较高。2型糖尿病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
同样地,进食较多肉类(尤其是牛肉、羊肉之类的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大肠息肉的风险。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大肠息肉。
04胃肠息肉预防注意事项(1)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建议40岁以上人群行胃肠镜筛查,同时现有证据表明息肉有逐渐增大趋势,即使当时较小的息肉(一般﹤5mm者)没有被摘除,但过一段时间也可能有增大的可能,所以,凡已经明确胃肠息肉的患者,均应定期复查肠镜,必要时积极治疗,防止长大后出血或癌变。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禁食辛辣、油炸、高蛋白、高脂肪及刺激性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且有规律,尽量避免便秘习惯,便秘时间越久,越容易刺激大肠息肉形成、增大或复发。另外,吸烟、饮酒也会加重息肉的刺激,因此得了息肉的病人积极戒烟、戒酒十分必要。同时加强体重控制。
(3)适当运动:由于右半结肠是以副交感神经分布为主,适度锻炼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肠蠕动加强,粪便在右半结肠内停留时间少,粪便中的致新生物的物质对肠黏膜的作用减少,息肉发生率、复发率减少。
(4)保持好心情:当人的神经过度紧张,支配内脏器官蠕动的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胃肠蠕动,从而导致便秘。便秘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
(5)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6)积极治疗胃肠道相关疾病。
所以,针对本病,平时应放松情绪,饮食有节,适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胃肠息肉出血、癌变等风险,总之,对待本病关键的一点是“防重于治”。
供稿:贺海峰
审核:闻新丽
编辑:薛峰
脾胃病二科拥有碳13呼气试验检测设备及进口奥林巴斯(Olympus)电子胃肠镜系统,开展包括碳13呼气试验检测及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息肉切除术、异物取出术等检查与治疗。
Olympus电子胃肠镜代表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消化内镜系统,采用最新的光学数字技术,能够更加清晰、仔细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成功地提升了我科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疗能力,赋予了患者更大的治愈希望。Olympus电子胃肠镜可实现高清图像和度宽视野图像,并且拥有放大、光学染色、微焦等高大上功能。
Olympus电子胃肠镜设备特色:
1、图像质量增强。先进的光学技术EVISLUCERAELITE系统卓越的成像效果,将成为内镜领域新标准。
2、双焦距系统可对病灶进行90倍变焦放大,高质量图像,将可视性带入例行检查。
3、NBI(窄带成像)与AFI(自体荧光成像)。对血管走形及粘膜构造一目了然,对活检取样材料更能准确定位。
4、宽视野角度。大视野角更早发现隐性病灶。
5、副送水功能。该技术在辅助止血或胃肠镜检查准备不足情况下清洗粘膜速度快,效果好。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设备
Olympus电子胃肠镜
胃肠镜检查
脾胃病二科全体医护人员
竭诚为您的健康服务
科室简介
医院脾胃病二科、干部保健基地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设有优质病房,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是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执行国家“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大医疗策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
落实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科室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北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军祥教授为我科特聘专家;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30人,其中医生14人,护士15人,医技1人;国家级中医药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省级名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2人,省膏方协会副主任委员2人及委员1人,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生学历3人,硕士学历9名。全体护士均为本科或以上学历。
科室拥有Olympus电子胃肠镜系统、碳13呼气试验检查仪、人体体质分析仪等检查及治疗设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