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科学站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胃肠内
2021-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皮肤科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本研究就本院主动脉夹层术后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胃潴留的原因、护理干预和治疗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StandfordA型患者例,StandfordB型患者7例;例患者中46例行胃肠内营养治疗,其中12例(26,09%)并发胃潴留,男10例,女2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6.54±12.65)岁。胃潴留诊断标准:术后留置胃管,给予胃肠内喂养6h后,胃内残留量ml。
1.2胃潴留原因分析与干预方法
1.2.1低氧血症和低心排量综合征的观察与干预方法
低氧血症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常见并发症,对于处于急性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其左室后负荷增加导致肺水肿,夹层压迫肺动脉导致肺部感染后,为了控制血压会增加硝普钠的使用剂量,因此,患者出现进行性综合征的几率较高。同时,体外循环也可能引起全身炎症性反应,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水肿,导致急性肺损伤后继发低氧血症。在本研究中,7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针对此类患者,首先要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术后常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将气道分泌物及时清除,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在遵从医嘱给药的同时,还应该严密动脉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心排血量、24h出人量、控制体液人量、四肢末梢循环,适当维持液体的负平衡和动脉血气乳酸水平。待患者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后,用加温器持续加温,给予小剂量的胃肠内营养治疗,并在治疗2h后测定胃部内容物残余量。经上述治疗后,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需要终止胃肠内营养治疗。
1.2.2意识障碍与干预方法
由于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长、肝素化等原因,患者容易并发颅内出血、脑水肿、血栓等综合征,且部分患者术前夹层累及头臂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意识异常,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也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意识障碍]。而中枢神经系统调控胃肠道运动,患者发生意识障碍后,中枢植物神经系统也会受到抑制,且患者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后使用镇静剂镇静,也会影响中枢植物神经系统,进而进行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最终导致胃潴留[。在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苏醒延迟,2例烦躁,1例昏迷。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确定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后,对于5分的患者,给予ml的胃肠道营养,2h后测定胃内容物残留量,视情况判定是否再给予ml胃肠道营养,若患者胃潴留无法缓解,暂时停止胃肠道营养。将床头抬高35。左右预防胃内容物反流,每隔4h抽取一次胃内容物,腹部听诊肠鸣音,观察胃部有无恢复蠕动,并顺时针按摩腹部两。对于≥5分的患者,给予ml胃肠道营养。经过干预后,4例患者胃潴留症状明显减轻,2例患者胃潴留消退。
1.2.3呼吸机监测与干预方法
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吸气时的气流对呼吸道肺泡直接加压,影响腔静脉血液的回流,导致下腔静脉淤血和门静脉压升高,引发消化道静脉淤血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其胃肠蠕动也会相应减慢,容易出现便秘、腹胀等状况,胃肠道膨胀后引发压力增高。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上述状况,确保气管导管气囊的完整性后,实施胃肠道复压引流和暂时禁食,患者胃潴留状况均消失。
2、结果
12例患者中,症状消退5例(41.67%),症状缓解6例(50.00%),1例(8.3%)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终止胃肠内营养治疗。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面积大、涉及器官多以及术后需要长时间留置引流管的问题,患者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几率高,且给予胃肠道营养治疗后,容易并发尿潴留,在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本研究发现,低氧血症和低心排量综合征、意识障碍以及呼吸机监测均为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胃肠营养并胃潴留的原因。本研究中,12例患者并发胃潴留,在给予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后,有5例患者症状消退,6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仅有1例患者终止胃肠内营养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原因的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原作者:吕春燕,刘希伶,冯东杰,李春
原作者单位:深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