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每日一练
2022-7-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比较好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9160636.html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一、最佳选择题
1.猪苓的主治病证是()
A.湿盛泄泻
B.脾虚泄泻
C.湿热泄泻
D.食积泄泻
E.阳虚泄泻
2.关于石韦的主治病证,叙述错误的是()
A.水肿
B.血淋
C.热淋
D.石淋
E.血热之崩漏、尿血、吐血、衄血
3.萆薢既治膏淋,又治()
A.肺热咳喘
B.心烦失眠
C.乳汁不下
D.黄疸尿赤
E.湿盛带下
4.患者,女,36岁。既往有痛经史,经行血块多。现停经6个月,已排除妊娠可能。近1周来,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涩。医师诊断为瘀血闭经、热淋。治疗宜选用的药物是()
A.萹蓄
B.瞿麦
C.通草
D.地肤子
E.广金钱草
5.患者,男,72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平素畏寒怕冷,晨起痰多,现症见咳嗽,咳痰清稀量多,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医师诊断为寒饮咳喘,宜选用的药物是()
A.干姜
B.细辛
C.苦杏仁
D.葶苈子
E.厚朴
6.患者,女,55岁。平素脾胃虚寒,进食喜温热,近1个月自觉胃脘冷痛加重,不欲饮食,时有呕吐,呕吐物清稀量少。治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宜选用的药物是()
A.肉桂
B.高良姜
C.吴茱萸
D.青皮
E.佛手
二、配伍选择题
A.萆薢
B.石韦
C.海金沙
D.瞿麦
E.地肤子
1.能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治血淋的药物是()
2.能利尿通淋、破血通经,治瘀血闭经的药物是()
3.能利湿浊,治膏淋的药物是()
A.木通
B.通草
C.灯心草
D.冬葵子
E.萹蓄
4.功效为利水通淋,下乳,润肠的药物是()
5.功效为利水通淋,下乳,泄热的药物是()
三、答案及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A:本题考查猪苓的主治病证。猪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湿盛泄泻。故正确答案为A。
2.A:本题考查石韦的主治病证。石韦主治血淋,热淋,石淋;血热之崩漏、尿血、吐血、衄血;肺热咳喘。故正确答案为A。
3.E:本题考查萆薢的主治病证。萆薛主治膏淋,白浊;湿盛带下;风湿痹痛。故正确答案为E。
4.B:本题考查瞿麦的主治病证。瞿麦苦寒,利尿通淋、破血通经,主治热淋,血淋,石淋;瘀血闭经。题干中,患者的病证为瘀血闭经、热淋,治当选瞿麦清利膀胱以通淋、破血以通经。故正确答案为B。
5.A:本题考查干姜的主治病证。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主治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泄泻;亡阳欲脱;寒饮咳喘。题干中,患者所患病证为中阳不足、寒饮咳喘,治当以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饮。细辛亦可温肺化饮,但无温中之效。故正确答案为A。
6.B:本题考查高良姜的功效与主治病证。高良姜的功效为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主治中寒腹痛、呕吐、泄泻。题干中,患者的病证为胃寒腹痛、呕吐。吴茱萸虽能散寒止痛,但温中止呕作用不明显,善于燥湿止泻,多用于虚寒腹痛泄泻。故正确答案为B。
二、配伍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B:石韦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治血淋,尿血尤佳。
2.D: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治瘀血闭经。
3.A:萆薢利湿浊,为治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之要药。
4.D:木通和冬葵子都有利水通淋,下乳的功效。冬葵子兼润肠通便。
5.A:木通和冬葵子都有利水通淋,下乳的功效。木通兼泄热。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一、最佳选择题
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心肺肾
E.肝脾肾
2.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路线的是()
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
3.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4.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
C.足三阴经
D.足三阳经
E.奇经八脉
5.在头面部,分布于头侧部的经脉是()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6.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阳维脉
二、配伍选择题
A.气消
B.气结
C.气下
D.气缓
E.气乱
1.悲则()
2.惊则()
3.恐则()
A.汗出恶风
B.皮肤干涩
C.高热抽搐
D.小便浑浊
E.筋脉拘急
4.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5.湿邪致病可见()
6.寒邪致病可见()
三、答案及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C:本题主要考查对人体之气生成的理解。从气的来源得知,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2.E:本题主要考查对经络系统组成的理解。经络,即经脉和络脉。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即主要通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之意。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则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3.B:本题主要考查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下肢内侧面内踝上八寸以下为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4.A:本题主要考查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走向规律概括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5.C:本题主要考查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阳明在前(面、额),少阳在侧(耳、颞),太阳在后(枕、项)。即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枕部和项部;少阳经主要行于头之两侧部。
6.B:本题主要考查对奇经八脉作用的理解。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约束纵行经脉,调节经脉气血的作用。
二、配伍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3.AEC:本题主要考查对七情内伤致病特点的理解。七情内伤每易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4.C:火热极盛易扰动肝风,出现神昏抽搐;又易侵入血分,迫血妄行,导致发癍出血。阳热亢奋,燔灼肝经,消灼津液,筋脉失养,引起肝风内动,故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之时,见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5.D:湿邪为患,湿盛阳微,湿性重浊,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6.E:寒邪伤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不畅,筋脉拘急。
药学专业知识(二)
一、最佳选择题
1.钾竞争性酸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竞争胃壁细胞膜腔面的钾离子来发挥作用
B.竞争性拮抗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
C.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硫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
D.抑制乙酰胆碱M受体
E.抑制胃泌素受体
2.前列腺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胃壁细胞的胃酸分泌
B.降低胃碳酸氢盐的分泌
C.增加黏液的分泌
D.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
E.米索前列醇可以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
3.米索前列醇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
A.腹部绞痛
B.便秘
C.皮疹
D.头痛
E.头晕
4.抗胆碱M受体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收缩胃肠平滑肌
B.抑制腺体分泌
C.解除毛细血管痉挛
D.抑张支气管
E.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5.季铵类解痉药的代表药物是()
A.阿托品
B.山莨菪碱
C.匹维溴铵
D.罂粟碱
E.屈他维林
6.伴随剂量增大,阿托品出现的症状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瞳孔扩大、心率加快、胃液分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
B.腺体分泌减少、心率加快、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胃液分泌抑制
C.膀胱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胃液分泌抑制、瞳孔扩大、心率加快
D.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心率加快、瞳孔扩大、胃液分泌抑制
E.瞳孔扩大、胃液分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心率加快
二、配伍选择题
A.用于治疗退行性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及相关疾病)
B.用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亦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显著或无法耐受患者,可延缓类风湿关节炎病变发展,改善症状,耐受好
C.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神经炎等
D.适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有改善病情作用,以及狼疮性肾炎
E.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儿童慢性关节炎、其他风湿病等
1.双醋瑞因的适应证是()
2.来氟米特的适应证是()
3.金诺芬的适应证是()
A.右美沙芬
B.氯化铵
C.可待因
D.苯丙哌林
E.羧甲司坦
4.具有成瘾性的中枢性镇咳药是()
5.没有成瘾性,兼有中枢和外周镇咳作用的药品是()
三、答案及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A:本题考查钾竞争性酸阻滞剂的特点。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otass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