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胡延荣最后三天的牵挂看完后让人泪流
2016-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方蓝字 “枝城好人”胡延荣在宜昌病危。5月4日晚记者医院,记录了老人生命最后三天的牵挂与执念。
“那多个孩子怎么办?”(5月4日) “感觉怎么样?”5月4日19时21分,医院住院部15楼抢救病房里,护士一边为胡延荣整理引流管一边关切地问。 “我想吃饭。”胡延荣用微弱的气息吐出几个字,腹腔引流管上方,老人胸前的肋骨轮廓清晰可见。体弱多病的胡延荣只有90斤。这次从住院到手术,老人又瘦了10斤。 “现在还吃不成,只能输液。” 听到护士这样说,老人摇了摇头说:“不吃饭,搞不成事。” “现在就是要休息。”护士用命令的口吻说。 “那还有蛮多事咧。”老人不依。 “这是三峡日报记者,有什么事您对他说。”儿子胡斌将记者带到老人床头。 胡延荣目光转向记者先是一笑,半抬起左手示意记者坐下。“我是七几年入党的,要无愧于党员两个字。”老人4天前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6小时,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依然虚弱,说话断断续续。 “您先不要说,明天好一点了再……”没等记者把话说完,老人又说,“我只是担心那多个孩子怎么办。”此时一旁的心电监护仪发出“滴滴”报警声,老人心跳每分钟超过了次。记者忙起身,示意老人不要再讲话。病房外,胡斌告诉记者,父亲年牵头成立了“吴天祥小组”,老人放心不下的是小组散了,那个娃娃没人管。
吴天祥小组在庙桥捐书
“这两个心愿不说,我心里放不下”(5月5日) “这两个心愿不说,我心里放不下……”5月5日上午9时许,病情有所稳定的胡延荣招呼老伴儿女们聚到病床前,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两个心愿。 言语间,胡延荣右手紧握住病床扶手。因为血压不稳,心电监护仪再次发出“嘀嘀”的报警声。 “现在要做两手准备,万一不行哒,眼角膜要捐出来……”,“吴天祥小组不能散,要交给负责任的人……”老人一边说一边微微抬起头,瞄到记者正在记录就又躺回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当天上午,胡延荣提到了一直帮扶的孩子田其松、提到了“吴天祥小组”的接班人夏克服,提到了雷锋、吴天祥……每次提到做好事,老人总是会露出笑容,眼睛里放光。 10时许,胡延荣感到腹腔不适,再没力气说话。这时老人念叨的孩子田其松和5名“吴天祥小组”成员快步走进病房。老人听到动静睁开眼,露出微笑。 “这些花送给您,祝您早日康复。”田其松抵着床沿想听胡爷爷说话。胡延荣只是扭过头冲着孩子一直笑,微微张开嘴巴,说不出话。 主治医生杨振华说,胡老手术后发生了十二指肠残端瘘,面临二次手术风险。抢救胡老生命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我还有一个事,交最后一次党费”(5月6日)
胡彦荣生前
5月6日下午2时许,胡延荣的病情突然恶化,腹腔开始大量出血。“跟医生聊过后,我们决定陪老人一起走最后一段路。”胡斌说,得知老人二次手术的成功率几乎为零,他们决定不再手术,让老人少受一点苦。 胡斌在病房外联系红十字会,争取在老人去世前办好眼角膜捐赠手续。女儿胡燕在病房里陪伴老人。 “父亲眼角膜的捐赠手续还没办,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麻烦你帮忙想想办法。”看见父亲在病房里意识渐渐模糊,胡斌心急如焚。 胡燕拿来当天《三峡日报》为老人读关于他的报道。“老党员胡延荣病危之际许心愿,叮嘱“吴天祥小组”不能散,恳求捐献眼角膜。”刚念完标题,老人突然用微弱的声音打断胡燕说:“还有一个事。” “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交最后一次党费吧。”胡延荣怕女儿没听见,又两次重复说:“一定要帮我交……”胡燕说:“我向您保证,一定办到。” 5时30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陶飞升赶到现场时,老人已虚弱得说不出话,抬不起手。胡燕托起老人的手,在志愿书上按下了手印。 50多分钟后,胡延荣停止呼吸离开了人世。 又过去半个小时,老人成功完成了眼角膜捐献手术。(记者施友谊曹阳通讯员冉德强)来源:三峡日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