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的内瘘管闭塞了,选择在脖子上,插永久
2025/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内瘘闭塞了,首先应该考虑再通。不能再通的情况下,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应该重新造瘘。
只有身体条件较差,或者,预期寿命不长,不能再造瘘的,才考虑选择静脉留置长期管。
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患者,需要长期做透析,以代替肾脏的排毒功能,维持患者的生命。
透析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现在,已经较少做腹膜透析,多数都是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长期存活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原理是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通过机器过滤,再输回到患者体内。图片,点击识别内容
血液透析对于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通常一周需要做2-3次透析。
因为,必须每分钟有ml以上血流量,才能保证血液透析有效的进行。普通血管引出的血液,无法达到透析的要求。因此,透析前,必须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
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来说,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条件,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保证。
也可以说,血管通路,就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常见的血管通路有:在手臂上,进行动静脉内瘘;在肘部,制造人工血管;在颈部,安装长期留置导管等。
动静脉造瘘在脖子上,插永久性透析管,就是指进行透析治疗时,在颈部,通常是颈内静脉,安装长期留置导管。
留置管,可分为长期置管和临时置管。
一般情况下,临时置管应用时间在1到2周。但部分患者保护较好,使用时间,可延长至一个月到三个月。
长期置管一般可使用3到5年,部分患者,维护的比较好,应用时间也可以更长一些。
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是否存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密切相关。
长期置管需要监测,以预防感染。洗澡时,可以利用医用胶纸、医用手术贴膜等,将局部的导管保护起来。
还应保持好水温,控制好洗澡的时间,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一旦出现了感染,可应用抗生素封管,若出现霉菌感染,则应及时拔管。
相比较而言,对于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比长期管优势更大。
理由是:内瘘比长期管,发生感染的概率小,且再循环较少,有利于充分透析。
对于慢性肾损害,进入肾衰竭、尿毒症期,需要做透析的患者,应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如:
血肌酐、电解质,特别是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心功能等。
长期透析的患者,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血管条件较好,应该首选,并提前进行动静脉造瘘。
如果内瘘保护的好,可以应用十年以上。如果,患者血管状态较差,或者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压、严重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动静脉造瘘时,才考虑选择插管,进行透析。
透析的内瘘堵塞的原因,通常可能与内瘘使用不当、内瘘血栓形成、内瘘狭窄等因素有关。
发现病人透析的瘘堵了,通常要早期溶栓、插管透析,如果瘘不能够再通,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给病人重新做内瘘。具体情况如下:
1、早期溶栓:
透析的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堵塞,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血栓的治疗,首选溶栓。
如果,内瘘堵塞时间在6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内);B超提示血栓长度小于6cm。就可以考虑溶栓。
临床上,溶栓最常用的药物是尿激酶。具体方法是:
把瘘的前后两端都扎起来,然后把尿激酶注射进去,把里面的血栓抽出来。使动静脉内瘘再通,以便继续做透析。
以触摸内瘘有震颤、听诊有杂音、B超显示血栓消失、血流恢复,为再通的标志。必要时,可以使用前列地尔等扩血管药物,注射方法同尿激酶。
2、重新做瘘:
如果病人的内瘘,确实无法再通了,且身体条件允许,应该考虑重新做动静脉内瘘,方便以后长期进行透析。
3、插管透析:
如果内瘘堵塞以后,在短期内没有办法再通,一般会给病人临时插管做透析。
临时插管的管子,一般是经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者股静脉置入的。放进去以后,就可以做透析。
静内静脉置管4、放置长期的的置管:
如果病人的预期寿命没有那么长,可以考虑给病人放一个长期的,半永久性的置管,经过这个管子,也可以做透析。
综上所述,在脖子上插永久管的办法,与内瘘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透析的内瘘闭塞后,应首选再通。
只有确实不能再通,而且不能重新造瘘时,才考虑使用长期置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