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第二届羊城胰腺微创外科论坛成功召开
2021-6-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5月4日—6日,作为中国胰腺微创外科专业的盛会--第二届羊城胰腺微创外科论坛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医院承办。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微创诊治学组、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胰腺微创治疗学组、医院学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胰腺微创学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协办,并获得中华外科杂志学术支持。来自全国各地50余位胰腺外科名家及微创大咖齐聚一堂,分享胰腺微创的学术成果、手术经验,共同构筑胰腺微创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论坛吸引了余位专家参会学习交流。
三天会议紧凑有序地进行。5月4日下午优秀中青年视频展演专场,医院徐晓武、医院姜翀弋、医院蔡云强、医院成伟、医院许世峰、医院刘达人、医院邰沁文、医院张国伟、医院潘卫东、医院张耀明、医院钟小生等11位青年专家带来了自己团队的手术视频,展示了青年胰腺微创专家的风采。会议主席谭志健教授、中医院闵军教授表示各大中心的中青年专家很好地传承了胰腺微创技术,希望未来能和羊城胰腺微创论坛一起相伴成长。
随后,会议进行“首届全国腹腔镜缝合、打结擂台赛”,内容新颖,极具创意和吸引力。来自医院蔡云强、医院于源泉、医院李英儒、中医院李国林、医院胡成、医院李伟涛、广州医院刘颂航、医院钟小生、医院刁德昌等10位中青年“江湖高手”进行擂台PK。会议邀请资深微创外科专家医院万进教授、中医院闵军教授、医院徐晓武教授、医院姜翀弋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妇科王薇教授作为评委。在两小时紧张刺激而又不乏趣味的赛程中,展示了肝胆、胰腺、胃肠、疝、泌尿外科等领域青年才俊的基本功,最后由医院的蔡云强力压群英获得擂主、医院的钟小生获得亚军。谭志健、闵军、徐晓武教授也上台表演,显露深厚的腹腔镜下缝合打结功力。会议宣布擂主蔡云强博士明年将接受下一届冠军的挑战。
全国腹腔镜缝合打结擂台赛选手合影
5月5日大会正式揭幕,开幕式由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何军明教授主持。
何军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谭志健教授致欢迎辞
医院大外科主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谭志健教授致欢迎辞,谭教授回顾了去年首届胰腺微创外科论坛的盛况,向支持医院肝胆胰外科、胰腺微创中心工作的前辈、专家、兄弟单位表达致谢、感恩。提出“学习、交流、改进、创新”为本次会议的主题,表示需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胰腺微创,踏踏实实,稳步前进,并秉承虚心学习,务实进取,做好胰腺微创工作,办好胰腺微创论坛,努力把论坛办成精品、高水平、在全国具影响力的胰腺微创专业会议。
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彭宝岗教授致辞
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彭宝岗教授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医院在胰腺微创外科领域作出的贡献,提议由谭志健教授担任学组组长、牵头成立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腹腔镜微创学组,希望进一步促进广东肝胆胰微创外科的发展。
医院刘军副院长致辞
医院医院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医院以建设“健康中国”和“中医药强省”作为战略指引,医院获得广东省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支持,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我院肝胆胰外科、胰腺微创中心取得较大发展,医院将继续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为肝胆胰微创外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李国营致辞
广东省医学会李国营秘书长表示,羊城胰腺微创外科论坛已经成为在全国胰腺微创外科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对广东省胰腺微创外科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特别肯定了医院谭志健教授的贡献,并预祝医院承办如此专业、高级别的外科盛会取得圆满成功。
彭淑牖教授做主题报告
王捷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一部分胰腺微创外科名家经验谈,首先由国际胰腺外科大师、医院彭淑牖教授主题报告胰腺术后胰漏的处理现状与争议。彭教授结合病例分享了在PD术后胰漏的处理现状和争议,提出胰漏预防和处理的关键措施以及流程,特别介绍了独创胰腺瘘管的处理经验。中医院王捷教授在胰腺再次手术的认识和处理中阐述了胰腺再次手术的总体国内外认识并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建议胰腺再次手术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两位名家的演说获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
在胰腺微创“道”与“术”环节中,七位国内胰腺微创开展数量、经验和质量都堪称翘楚的中心代表分别阐述了各自中心的理念和历程。
医院的牟一平教授发表了LPD持续质量改进的演讲,牟教授回顾了国际及国内开展LPD的概况,总结了“Easyfirst”和“Noback”理念,提高LPD缝合口重建质量的个体化经验。强调要秉承持续质量改进理念,不断提高胰腺微创手术质量;强调要建设优秀的胰腺微创团队,创新发展学科建设,培养人才。
医院的秦仁义教授在开展LPD的安全模式的报告中介绍八个重要内容:1.组建开展LPD团队;2.购置必须的设备及器械;3.严格选择LPD的适应症;4.选择合理的LPD手术路径和手术方式;5.不同位置的肿瘤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6.如何预防和控制术中出血;7.选择简单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8及时中转开腹。
本次大会主席谭志健教授提出了LPD“咽喉”区域的解剖特点、手术技巧和临床意义,总结医院胰腺微创中心LPD谭氏三步法动脉入路持续改进的经验,独辟蹊径,创新性提出围绕远端肠系膜血管轴结构并命名“LPD之咽喉”的概念,并介绍了首创的谭氏悬吊和手术技术。强调一旦突破LPD“咽喉”部位解剖,就犹如“战斗”取得了制胜权。
医院的洪德飞教授以做好每一例LPD的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六个要点:必要硬件、一个团队、适应症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流程、围手术期管理。强调突破LPD技术瓶颈:经验积累+理念技术创新的心得。并对目前多中心广泛开展的“洪氏一针法”胰肠重建方式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医院彭兵教授以困难LPD的体会为题,回顾LPD发展的现状以及团队学习曲线的特点,分析困难LPD的手术体会和术中策略及个体化的处理技巧,在综合器械的运用、组织间隙层面的建立、合并血管切除的技巧方面分享了华西的经验;认为多中心、高质量的LPD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医院王巍教授在“LPD术中出血的预防和控制”中强调局部解剖及术前和术中对血管有效辨识的重要性,动脉优先钩突薄层化意义、面对出血局面的控制反应胰腺微创外科团队的综合实力;认为LPD是一个高风险手术,术中可能会面对出血的状况,对出血的预判、熟练的止血技术和主刀镇定操作是控制出血的保证,必要时中转开腹。
医院的刘建华教授作题为“胰腺微创术中的教训与启示”的报告,刘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LPD手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的数据,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了切除环节、重建环节中的经验,提出手术方式不应一成不变,需要秉承吸取教训、持续改进的心态。
本环节中,七位大咖从胰腺微创手术“道”与“术”层次,将LPD的手术思路、手术经验、手术技巧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现场参会代表奉献了又一次难得的LPD大咖谈。
中午卫星会,这是与胰腺微创外科关系颇为密切的3D腹腔镜专场,医院的张太平教授、医院谭志健教授分别分享在3D腹腔镜胰腺手术中体会和技巧。与会代表通过现场3D投影荧幕录像,体验了3D放大、精细、立体的微创外科效果。
5月5日下午,机器人时代的胰腺微创外科议程中,医院赵之明教授报告该院超过例机器人胰腺手术经验,探讨机器人/腹腔镜在胰腺外科手术安全性、淋巴结清扫、气腹促进转移等方面的争议性话题;认为腹腔镜与腹腔镜、开放手术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分享机器人下L孔及R孔、钩突先行、动脉优先的处理,1+2/1+1胰肠吻合模式、肝动脉和门静脉吻合的经验,强调胰管对端吻合等新术式的出现改变了胰腺保留器官及功能的理念。
医院殷晓煜教授分享达芬奇机器人的发展,介绍了机器人视野放大高清立体、器械灵活、缝合方便的特点,认为机器人胰腺外科有优势,远端胰腺保脾成功率高于腹腔镜,尤其消化道重建方面有优势。并分享了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PV/SMV侧壁部分切除重建的经验。
医院李敬东教授在“LPD技术成熟阶段对血管处理的再认识”讲座中,认为在LPD切除过程中血管分支多、变异多、重建难、处理难、术后死亡率高是术中处理血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综合运用技巧妥善处理好血管,阐述术前了解静脉与动脉的变异特点,并介绍术中处理动静脉血管的要点及技巧。
医院的周杰教授介绍该院从开展肝移植等复杂开放手术,到开展LPD等微创手术的经历,医院开展LPD是有必要的和可行的。强调微创外科是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对开展腹腔镜胰腺手术要抱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心态。
中医院的陈汝福教授探讨了胰腺癌个体化微创治疗的要点,提出个体化治疗的难点,介绍该中心全腔镜胰腺癌根治切除术的经验,根据肿瘤部位及血管侵犯的范围决定手术方式。并介绍该中心不同分期胰腺癌个体化治疗体系。
中医院闵军教授简单介绍该中心LPD起步发展的历程,结合自己早期开展后入路钩突优先的经验谈到LPD的入路选择的心得体会,阐述不同LPD入路方式的优点,如何利用腔镜特殊的视角特点,合理选择入路方式。
医院侯宝华教授首先介绍胰体尾切除术的现状,探讨了腹腔镜技术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优势,认为腔镜是胰体尾良性病变的首选手术方式,脾脏在胰体尾肿瘤切除中尽可能保留,但不建议“强留”。提出Applepy术在胰体尾的治疗中效果明显,需要进一步验证。
医院陈焕伟教授分享自己开展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这一高难度保留功能器官的胰腺微创手术的经验。认为保留十二指肠的全胰头切除术必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病例选择应谨慎,必须结合术前影像、术中探查及术中病理综合考虑排除恶性的可能。
医院鲍世韵教授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胰肠吻合方法改进探索与实践,认为改良的胰肠吻合方式有以下特点:简单-免缝胰管后壁空肠粘膜后壁;省时-开腹15min内可完成吻合;安全可靠,胰瘘发生率低;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可使用。
最后报告由医院钟小生教授分享“腹腔镜胰腺微创技术之反哺”,通过胰腺微创的实践,思考胰腺微创过程反哺腹腔镜手术及腹腔镜微创基本技术的认识,认为掌握或了解腹腔镜胰腺微创技术对开展各种腹腔镜手术带来巨大帮助。
5月7日上午,本次大会的压轴好戏——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手术演示在医院进行,手术同期转播在医院研修楼学术报告厅,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多位专家和同行现场观摩。
两大著名团队--医院洪德飞教授团队和医院谭志健教授团队分别进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演示,均在3小时内顺利完成手术。
洪德飞教授团队运用合理的手术流程及独创的“洪氏一针法”胰肠重建。
谭志健教授采用“谭氏三步法”动脉入路手术流程,并演示独创的LPD关键部位--“咽喉”区域的手术技巧,据悉这是全球首例裸眼3D的LPD手术演示。
国际著名胰腺外科大师、浙江大医院教授、医院主任导师彭淑牖教授坐镇现场,主持和点评的还有复旦大学医院王巍教授、医院霍枫教授、医院侯宝华教授、医院何军明教授。
点评专家评价洪教授手术风格大刀阔斧,娴熟流畅、不拖泥带水,“洪氏一针法”名不虚传;谭教授术野清晰,术程流畅,极具观赏性,独创的“咽喉”区域手术技术“巧夺天工”。彭淑牖教授更是称赞“洪氏一针法”胰肠重建创意好,可行性高,谭教授手术“精、准、稳、好”,两台LPD手术呈现不同的画风,演绎一样的精彩。
两台手术病人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开始进食,恢复顺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医院谭志健教授团队将继续秉承着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精神,积极探索胰腺微创外科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本次会议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让与会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省内多家媒体综合报道与好评。团队将继续办好“羊城胰腺微创外科论坛”,努力把论坛办成精品、高水平的专业论坛。
供稿钟小生
编辑李雪
责编宋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