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郑民华螺旋倒刺线可有效解决筷
2021-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尤其是更具微创、美观优势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青睐。
然而,单孔腹腔镜技术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其中,有一个令所有单孔腹腔镜手术初学者都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器械的「筷子效应」。
(点击观看视频)
1、
什么是「筷子效应」?
所谓「筷子效应」,是由于手术中腹腔镜镜体和操作器械都是经肚脐单孔进入腹腔,容易造成器械之间在腹腔内外相互干扰,无法充分展开的现象1。
在腹腔镜手术中,伸入腹腔的长器械就是术者双手的延伸,如果器械无法充分展开,就好比被绑住了双手,不仅手术效率低下,而且手术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
以常见的缝合、打结为例,在腹腔镜手术中,由于「筷子效应」的影响,原本在开放手术中极为简单和熟练的操作会变得困难重重。比如,腹腔镜手术初学者常因缝合、打结效率太低而大大延长手术时间,有的因打结不牢固而发生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2、
如何应对「筷子效应」?
目前,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筷子效应」是无法避免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有学者指出,要解决「筷子效应」的不利影响,无外乎两种方法1:
其一,尽量改善器械;
其二,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术操作技巧。
由于第二种办法需要术者花费大量精力,学习曲线较长,因此对于希望快速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医生来说,第一种办法更直接有效。
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教授将目前临床上可以极大消除「筷子效应」的「倒刺线」誉为「革命性的手术缝线」。
郑民华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长,一直致力于提高我国年轻医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操作水平。结合他个人的临床使用体验以及腹腔镜技术教学经验,郑民华教授认为:
倒刺线「既有连续缝合的优势,又有间断缝合的优势,大大简化了外科缝合操作的难度」。
自免打结倒刺线创新发明应用于临床以来,就以缝合更快、无需打结、组织不回缩、不需采用止血式缝合(如锁边或8字缝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肠瘘、胆瘘等)等众多优势而迅速获得外科医生认可2-4,目前已在骨科、妇产科、整形外科、普通外科等所有手术科室的应用,尤其是在腔镜手术中优势体现明显。
QUILL(快翎)?倒刺线
缝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双针(双向缝合)倒刺线为例,下面为大家介绍正确的快翎倒刺线缝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点击观看视频)
快翎倒刺线(双针)缝合方法
1
自伤口中间开始缝合第一针;
2
缝线穿过组织感受到对侧阻力即可;
3
缝两到三针形成一个松弛区域后再拉紧,这样锚定组织的倒刺足够能充分避免组织回弹;
4
缝合即将结束时回缝或侧缝2-3针以提供更强的张力支撑;
5
缝合结束后贴近组织剪去多余缝线,不留线头。
快翎倒刺线(双针)缝合注意事项
1
做皮内缝合时将伤口拉到靠拢闭合即可,不要拉太紧,容易造成皮下组织局部缺血;
2
禁止使用线体尾端约有3.5cm左右的无倒刺区域缝合;
3
请勿用持针器夹持线体。
综上所述,由于腔镜器械的「筷子效应」,对于腹腔镜手术初学者来说,术中缝线、打结等操作的难度非常高;而免打结螺旋倒刺线能够大大降低这一难度,帮助腹腔镜手术初学者提升手术效率,给患者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美观的缝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琳娟,代雪林,唐均英,龚瑶.「三位一体」认识和处理单孔腹腔镜的「筷子效应」[J].医学与哲学(B),,39(09):76-77+86.
2.肖宏,孙科,田刚,等.腹腔镜下倒刺缝线与可吸收缝线缝合胆总管切口的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2(06):40-43.
3.郑祥钦,林元,张宇龙,等.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1(09):-.
4.李连博,张利兵,闫焕,等.腹腔镜下倒刺缝线与可吸收缝线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的效果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5(05):43-4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