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叶清热化湿,解毒根皮可用于肠炎

2021-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香椿

来源产地

楝科椿属植物香椿以根皮、叶、嫩枝及果入药。根皮全年可采。秋后采果。夏秋采叶及嫩枝。

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

生于海拔-m的沟谷林内或河旁村边。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落叶或近常绿乔木,高达30m。树皮深绿色至黑褐色;小枝干时红色,具皮孔。偶数羽状复叶,长30-40cm,叶柄长6-10cm;小叶6-12对,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2mm;叶片披针形、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渐尖,基部不等,一侧圆,另一侧楔形,上侧稍长,全缘,叶背面沿叶脉处和脉腋内具束毛;侧脉纤细。花两性,圆锥花序与叶近等长,被微柔毛。花白色,具短柄;萼片卵圆形,外面被微柔毛,有缘毛;花瓣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缘毛;雄蕊5,花药比花丝短,无假雄蕊;花柱和子房密被粗毛,花柱短于子房室;子房5室。蒴果椭圆状长圆形,长2-2.5cm,无皮孔。种子两端具翅,通常上翅比下翅长。花期4-5月,果熟期7月。

性味功效

《中医饮食营养学》

香椿叶苦,平。入肝、胃、肾经。

清热化湿,解毒。

1.唇上生疔:取本品嫩叶,捣烂,和酒服之。

2.赤白痢疾:香椿叶~g,加水煎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涩,温。

祛风利湿,止血止痛。

根皮:

用于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

叶及嫩枝:

痢疾。

果: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中华本草》

根皮苦;涩;微寒,清热燥湿;收涩;杀虫。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脾胃虚寒、泻痢初起及肾阴亏虚之崩带者慎服。

太极本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x/11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