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明星因癌去世,医院暖胃大叔教你

2021-10-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提示:点击上方"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继音乐人赵俊、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廖启智3月28日也因胃癌辞世,“癌症”一直离我们不远。

在廖启智刚被报道患胃癌全面停工、入院治疗时,中医院胰胃外科,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田艳涛就在抖音上,就其患病背后一些原因做了简单分析,他的速度赶上了媒体人。

短视频、网络小文章,医学科普触手可及

在抖音视频中,田主任的科普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虽然廖启智抽烟喝酒都很少,但是在医生眼里,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罹患胃癌的危险因素。

首先,作为一名父亲,从爱子患癌到痛失爱子,对于他的打击巨大,与此同时还得照顾抑郁的妻子和维持家庭生活,多年的紧张、压抑的情绪可能是导致其身体垮掉的重要原因。

其次,作为一名多次获得最佳配角的演员,廖启智对工作的投入、专注程度不可比拟。

从一些花絮可以看到他经常在片场蹲在一边吃盒饭,吃得快,随便吃一点,加上熬夜拍戏以及不良的拍戏环境等等,都会严重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诱发胃癌。

在各种宣传科普中,我们知道胃癌的发生发展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还有长期不良的情绪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网上有海量的科普信息,但如何获取专业知识,成为公众迫切的需求,医生无疑是最权威的内容提供者。

有着暖胃大叔之称的田艳涛主任一直在做科普,《养生堂》节目上经常有他的身影。

田主任说:医院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田艳涛主任在年全国胃癌手术视频大赛获得金奖,多年来他除了日常门诊,每周十几台手术外,还有科研工作和科普工作。

他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国家卫健委和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

科普书《漫画胃癌防治》获得首届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奖,《你不了解的胃癌》获得中国医界好书奖。

他不仅是位大医生,现在还是位网红医生,他的团队也在网红的路上。

记者采访他时,田主任正在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每周至少三条,可以是自己遇到的小案例,也可以是问答形式。”

这是干吗呢?

抢占新媒体阵地啊!

去年新冠疫情初期,工作没有那么忙,田主任玩起了抖音。

如今他在抖音上拥有粉丝52.4万,今日头条有11万的粉丝,他在网络上科普养胃常识,在"好医生"的网站上,田艳涛主任的团队已经回答网友上千条提问,他还动员学生们要写科普文章,玩玩短视频。

网络的传播科普,高效、便捷、简单、易懂,很多患者也是在视频中首次看到他,并慕名而来的。

因为热爱,所以不断精进

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田主任感叹剪辑视频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如何分身有术,如何保持这么高昂的工作热情?

因为热爱啊!

说起自己选择学医,是受到在部队做卫生员的叔叔的影响,叔叔的神气、潇洒和温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未来的选择,也许不需要太多崇高的理由。

从解剖家里死去的小雏鸡开始,到在医学院学习时给羊做胃部大切除,以及第一轮普外科实习后,他在心里暗暗定下一个目标:要做外科医生。

刚刚参加工作的田艳涛,每天盼着能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不仅陪着值班大夫值夜班,甚至等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一台急诊手术,“我记得有一天晚上连续两台阑尾炎手术,凌晨又跟其他医生参与了一台肠梗阻的手术,第三台手术结束后,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三四点了。”

回忆年轻时的自己,田艳医院,观摩参与其他医生的急诊手术,那时一年大大小小手术在-台之间,田艳涛的医术得到了很好的锤炼。

之后,他被调至普外科下设的肿瘤小组。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对肿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外科医生是要把每一例手术当成艺术作品,医者,除了要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外,还要有一颗仁心。

在从医之路上,田艳涛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也从不在诊断、治疗上让自己有遗憾。

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攻读博士时,他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但他说,读书时就要忘掉自己的头衔:“我来学习,就是个博士生,每天要写大量的病历,为病人换药,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已经38岁了,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我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三年博士学习中,在导师的指引下,主导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从项目设计、标书撰写,到课题汇报,他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在工作中,田主任遇到的病人病情很多已经非常严重、复杂,这就要求医生对于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前术中术后考量评估的事情很多,虽然压力很大,但他还在想着科研创新。

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做访问学者期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理念让他深受启发。

回国后,他立刻深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举措。

比如他的团队应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并采用无针缝合器,关闭各类腹部肿瘤腹壁切口达余例,在不增加切口愈合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缩短了手术麻醉以及出院时间,并具有非常满意的美容功效,医院推广应用;

年,他又在国内首次尝试将心脏外科手术常用的垫片缝线应用到缝合胰腺组织,从而防止缝合线对缝合组织的割裂,大大降低了胰腺癌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田医院首例腹腔镜脾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脾联合切除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三角吻合术。

他带领着团队,跟时间赛跑,不断的精进改良,探索着科学的最前沿。

一个人的能量,通过网络无限传递

每日这么忙,田主任怎么玩抖音?

他说随时随地啊!

比如,一位“熊猫血”患者手术后三个月找他复查,便被记录了下来。

那是田主任通过腹腔镜微创完成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这是腹部外科非常复杂的手术,复查后,患者也愉快的出现在镜头前,田主任介绍说:“非常大的手术,实现微创无伤口,她才三十几岁,恢复得非常好,好,祝福你!”

患者提醒他,自己还是熊猫血,田主任补充说:“忘了说一点,她的血型是RH阴性,血库几乎没有这种血,我们冒着风险做了一台这样大的手术,结果非常成功。”

为什么这么忙还要玩新媒体?

田主任说,还是为了科普。

一位医生,读了那么多书,做了那么多手术,但他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拥有很好的团队,往往也只能服务小部分人,在网络上宣讲对于这种慢性病,如何做科学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田主任说,这些年胃癌发病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和高龄化。

他在科普中,以胃癌远离“有心人”为主题做了五篇文章,情绪管理要“开心”,面对自己的情绪,做好管理;高危因素要“留心”,丢掉放置过久的食物;分餐用筷要“用心”,提倡分餐,不混用餐具;需做胃镜莫“担心”,胃癌风险人群,或是胃部不适,要尽快进行胃部检查;胃癌患者有信心,胃癌在一步步成为常见病,肿瘤是一种慢性病,不要谈“癌”色变,针对不同阶段的癌症,会有不同的治疗,患者要有信心。

因为在抖音、今日头条成了网红暖胃大叔,田艳涛主任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他说,不少人在抖音上向他求助,他无奈的表示,那里是个娱乐平台,不能做诊断,但他还是尽心帮患者答疑解惑,给出一些专业的建议。

因为医者仁心,他无怨无悔!

END

RECOMMEND推荐阅读

●名嘴方琼:河北直播破亿你陪着我哭我看着你笑

●《山海情》演员接地气不是“扮丑”

●最早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人是谁?

监制:李浩张彪编辑:董岩刘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x/11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