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解剖胰腺
2022-5-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704/4202013.html
导读
学习基础
胰是人体内仅次于肝的大腺体,也是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胰质地柔软,长12cm~15cm,宽3cm~4cm,厚l.5cm~2.5cm,重约82-g。位于胃的后面,深在,于第1、2腰椎水平横卧于腹后壁的壁层腹膜之后,属腹膜外位器官。其右侧端嵌于十二指肠所形成的“C”形凹窝内,最左侧端靠近脾门。
1、分部和毗邻
胰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1)胰头
胰头位于第2腰椎的右侧,是胰最宽大的部分。胰头的上、右、下三面被十二指肠上部、降部及水平部所环抱,紧贴在十二指肠壁上。有的人十二指肠降部的内侧壁部分被包在胰组织内。由于胰头部与十二指肠紧贴,胰头部肿瘤要压迫十二指肠而引起梗阻,X线检查时,可见到十二指肠窗开大或变形。胰头的下份有向左侧突出的钩突,其一部分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后方。此处有数条小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后侧壁,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难处理之处。胰头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胰头后面有下腔静脉、右精索或卵巢静脉、右肾静脉及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从胰头部的后面汇入门静脉。正常情况下,胰头部与上述组织之间隔有疏松结缔组织,当胰尤其是胰头部有炎症或癌瘤时,上述组织可能受累。(2)胰颈
胰颈位于胰头的左侧,是连接胰头与胰体的狭窄扁薄部分,长约2cm~2.5cm,与胰头之间无明显界限。十二指肠上曲与肠系膜上静脉右缘的连线为胰头、颈部的分界线。胰颈部的背面有一凹沟,沟内有肠系膜上静脉经过。该静脉向上走行不久即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干下部在胰颈背面经过时,没有胰小静脉汇入,因此,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分离胰颈背面与肠系膜上静脉时,可从胰的上、下缘沿肠系膜上静脉与胰颈之间进行钝性分离。(3)胰体
胰体占胰的中份大部,约位于第1腰椎椎体平面,其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为邻。胃后壁溃疡时,常与胰粘连或穿通,此时做胃切除术则有一定难度。胃后壁癌瘤也可能侵及胰,手术时应进行仔细探查后,方可确定术式。胰体部后面由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胸导管起始部、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及左肾前方。胰体上缘紧靠腹腔干及腹腔神经丛,因此,胰腺炎时极易波及神经丛,而出现腰部剧痛。如果胰腺癌病人有腰部剧痛,可提示癌瘤已侵及腹腔神经丛。胰体上缘还有脾动、静脉走行,脾静脉有时甚至埋在胰上缘的沟内。脾动脉发出数条胰支进入胰内,胰内又有多条小静脉(胰静脉)直接汇入脾静脉。由于脾静脉及其属支与胰紧密相连,尤其在脾血管被病变累及,不易分离时,行胰体尾切除术则需将脾一并切除。据统计,肠系膜下静脉在胰体后方与脾静脉汇合者约占半数以上,其余者汇入肠系膜上静脉,或开口于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的汇合处。在行胰体尾切除术游离胰体时,如为汇入脾静脉者,应注意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才能切胰的体尾部,否则,可误伤出血。
(4)胰尾
胰尾是胰的左端狭细的部分,其末端钝尖,伸向左上,抵达脾门后下方。因胰尾部紧靠脾门,在脾肾韧带的两层腹膜之中,脾切除时需防止损伤胰尾,以免发生胰瘘。
胰尾部有4支~6支小静脉注入脾静脉,门静脉高压症时,这些小静脉变粗,其管壁变薄,在行脾肾静脉吻合术时,为游离出足够长度的脾静脉(一般需3cm~4cm),须仔细分离、结扎、切断这些小静脉支。若处理不当,可因出血或撕裂脾静脉而增加手术的困难。
临床要点
手术显露胰的途径:①切开胃结肠韧带,可显露整个胰,操作简便易行,常用;②切开肝胃韧带,显露的广泛;③切开横结肠系膜的无血管处,再剪开胰上缘被膜,便可将胰体尾部充分游离。
临床要点
环状胰及异位胰: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偶可见环状胰包绕十二指肠降部。环状胰可压迫十二指肠,压迫的程度多不严重,故无明显临床症状。个别压迫严重者或因慢性胰腺炎增生肥厚,可使十二指肠降部发生完全或不全性梗阻。异位胰出现率为0.2%,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麦克尔憩室。
环状胰腺
来源:网络
==End==
ID:worldendo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