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是什么
2024/8/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根据发生部位主要分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两类,还包括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和胃黏膜Meckel憩室的溃疡。
DU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较常见,偶有发于球部以下者,称为球后溃疡;GU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以胃角和胃窦小弯常见。溃疡一般为单发,也可多发,在胃或十二指肠发生2个或2个以上溃疡称为多发性溃疡。溃疡直径一般小于10mm,GU稍大于DU,偶可见到﹥20mm的巨大溃疡。溃疡典型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底部洁净,覆有灰白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水肿。溃疡损伤深浅不一,但均已累及黏膜肌层,深者甚至穿透浆膜层而引起穿孔,可见疤痕形成和疤痕收缩引起的局部畸形。显微镜下慢性溃疡基底部可分急性炎性渗出物、嗜酸性坏死层、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四层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10%~20%消化性溃疡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于胃溃疡,尤以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更多见。出血量的多少取决于损伤血管的大小,侵蚀稍大动脉时,出血急而量多。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轻者只表现为黑便,重者出现呕血和循环衰竭表现,甚至休克。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加重现象,出血后疼痛反减轻。少数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并发出血前可无症状。根据溃疡病史和出血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并不难,如有疑问,可行急诊胃镜检查(详见本章“上消化道出血”)。
2.穿孔溃疡进一步发展穿透浆膜层即为穿孔,临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穿孔三类。穿孔方向不同可产生不同后果:急性穿孔的溃疡常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或胃前壁,发生穿孔后由于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故主要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即: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肌强直,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部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溃疡溃破入腹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最为多见;穿孔入空腔脏器可形成瘘管,较少见;穿孔并受阻于实质性脏器,临床症状发生改变,表现为顽固而持续的腹痛。
3.幽门梗阻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其次为球后溃疡,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梗阻两类。前者见于溃疡活动期,由于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或反射性痉挛所致,内科治疗有效,溃疡控制后可消失。后者由于溃疡反复发作,疤痕形成所致,需外科治疗。幽门梗阻引起胃内容物潴留,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餐后明显,呕吐胃内容物,量多,呕吐后反感舒服,可引起失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上腹部空腹振水音和胃蠕动波是幽门梗阻的典型体征。
4.癌变少数GU发生癌变,DU一般不发生。对长期慢性GU病史,年龄大于45岁,严格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者,要引起高度警惕。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