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精准诊疗联合微创手术山东省第二人民
2024/9/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非常幸运能够找到这么好的专家团队,我现在腹部的疼痛感没有了,术后恢复得也特别快……”来自河南的朱先生(化名)感慨地说着。近日,医院通过多学科精准诊疗,联合微创手术,成功救治一例“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伴右肺肿瘤”双原发肿瘤患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皮肤发黄腹痛难忍检查发现竟是双原发肿瘤河南安阳的朱先生(化名)今年72岁,年底,朱先生突然出现皮肤发黄、眼黄、腹胀疼痛等症状,医院化验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当地医生表示朱先生病情相对严重,医院诊治。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朱先生来到医院求助于肝胆外科主任周敬强教授。通过问诊,周主任发现患者有“梗阻性黄疸”这一病症,考虑患者存在胆管梗阻。经过腹部超声、腹部CT和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的胆总管末段梗阻,导致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为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与此同时还发现患者并发存在右肺肿瘤。多学科会诊攻克重重难关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与手术疗效患者病情复杂,两种原发性肿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怎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疗效呢?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医院医疗部组织了肝胆外科、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多学科联合诊疗,并得出结论:考虑到患者肺部肿瘤发展相对较慢,最终商定先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再施术切除肺部肿瘤。周敬强团队正在进行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根治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个手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手术步骤复杂,需要完成胆肠、胰肠及胃肠三个吻合。”周敬强主任表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切除脏器较多,手术时间长,术后还易出现胃肠瘘、胆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其中任何一种并发症,对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为了避免影响下一步的肺部手术,周敬强主任团队制定了详细术前准备、手术预案及术后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手术团队在腹腔镜下进行精细的解剖、分离、缝合等操作,整个手术过程用时4小时,病理结果显示病灶切除完整,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彻底,手术圆满成功,不仅将肿瘤完全切除,并且在镜下观察时切缘也是阴性,没有肿瘤的残留成分。术后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很快痊愈出院。祝淮阳团队正在进行手术稍事休养后,患者又入住医院胸外科,胸外科主任胡风标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的手术安排,由祝淮阳副主任为患者实施了“胸腔镜下右肺上叶癌根治术”,经过手术小组密切配合,成功切除患病肺叶,并对周围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术后,经过4天的恢复期,朱先生顺利出院。微创手术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多学科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若不是亲身经历,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大手术不仅没有在身体上留下大的疤痕,恢复得还这么快!”朱先生说,自己的两次手术均采取了微创技术,手术过程痛苦轻,手术结束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了。“与一般普外科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切口长度20~30厘米,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考虑到患者年龄及病情,两次手术均采取了微创治疗,医院多个学科的资深专家共同讨论得出的结果。”周敬强主任表示,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目前也是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模式,尤其是面对疑难复杂病例时,该模式能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显著改善临床预后。本次组织的多学科跨专业诊疗只是医院多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医院在坚持“专科专病”发展模式下,密切跟进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急重症、疑难病例患者搭建多学科跨专业诊疗平台,提供更加系统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同时推进了学科的融合发展与技术创新,为服务群众健康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讯员郭玉环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