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要点
2022-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肥胖治疗新技术
1、胃内球囊技术:胃内球囊技术在年被ASMBS推荐为标准的减重治疗方式。通过在胃腔内置入一定容积的外源性填充物,占据胃的部分容积,从而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达到减重的目的。
2、AspireAssist胃造瘘装置:AspireAssist胃造瘘装置是已经获得美国FDA正式批准的三类减重器械,经皮向胃腔内置入造瘘导管,在进食20min之后,以动力水泵向胃腔内注水,将进入胃内的食物及时淘洗出体外,以达到不影响进食,但减少有效摄食量的目的。
3、VBloc迷走神经阻断器:VBloc迷走神经阻断器于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减重器械,通过腹腔镜将脉冲发射电极环绕胃迷走神经,电极与体外脉冲控制器进行无线对接,体外脉冲控制器可通过发射电脉冲至电极,干扰阻断胃迷走神经传导,使胃肠蠕动减缓变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维持饱腹感,并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以达到减重的目的。
4、Revita十二指肠黏膜热消融技术:Revita十二指肠黏膜热消融系统也已经获得欧盟CEMark批准上市,但尚未获得美国FDA批准。器械通过胃镜,将热消融探极置入十二指肠黏膜下层,通过加热作用,使部分十二指肠黏膜细胞变性,从而失去吸收功能,减少葡萄糖的吸收,达到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5、胃左动脉栓塞:通过血管介入对胃左动脉进行栓塞,胃黏膜相对性缺血而减少胃促生长素的分泌,以减少饥饿感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以疾病为中心的肥胖中心化管理
肥胖的病因多样、治疗复杂、容易复发决定了其无单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生活方式调整、合理营养、运动治疗、中医中药、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应用范围,临床实践中单一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理想并持久的减重效果。以疾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合理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
中心化诊疗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划分,从患者需求出发,专业医务人员紧密协作、通力配合,提供有效合理、立体化的诊疗服务,打造无缝隙的合作,一门式的诊疗模式。中心成员组成的致力于肥胖诊疗的专业的有经验的医疗团队,可以与患者充分沟通,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7(11):-.
[2]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外科治疗指南(版)[J].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5(1):3-9.
[3]GarveyWT,MechanickJI,BrettEM,etal.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andAmericanCollegeofEndocrinologyComprehensiv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MedicalCareofPatientswithObesityExecutiveSummary[J].EndocrPract.;22(7):-.
孙洪平南京中医药大医院内分泌科
责编:袁力(南京中医药大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