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占位,外科胰十二指肠切除还是内镜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疗效 http://m.39.net/pf/a_6670966.html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范志宁教授,8月5日下午,受邀来医院主院区为一名患者进行会诊手术。
该内镜手术安排在外科手术室,进行内镜下手术,医院查文章书记保驾护航,若出现问题随时中转外科剖腹手术。到底是什么样的患者,配置了如此高级别的豪华阵容呢?
患者女性,62岁,于外院门诊查胃镜示:十二指肠占位,病理示乳头腺上皮中度异型增生。超声内镜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区不规则低回声,与胆管胰管分界欠清。
患者取俯卧位,十二指肠镜插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样增生,表面充血绒毛,大小约1.5*2.0cm。
生理盐水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液行粘膜下注射,抬举征阳性。圈套器套住隆起根部后电切除,基底发蓝。
弓形刀带导丝进行胆管插管,透视确认进入胆管后,置入胆管支架,保持胆道通畅。
手术后,范志宁主任介绍,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好.该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该病变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紧邻胆管胰管,易发生穿孔,胆瘘胰瘘的风险,此次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准备了几套术中方案,1.若肿瘤范围大,侵犯胆胰管即中转开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若术中穿孔需行荷包缝合。3.若病灶切除顺利,放置胆管支架保持胆道畅通。最终,进行了创伤最小的第3种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十二指肠的小于4cm的病变,包括粘膜下肿瘤,比如十二指肠常见的间质瘤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
范教授表示今后还将继续来我院进行教学、会诊、查房及手术操作等指导,与省内知名专家的技术学术交流,必将我院消化科诊治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消化科王建华主任表示,医院目前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科室多渠道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院消化科会医院更多的顶尖专家就相关专题开展技术、学术交流,必将对普外科专业的技术进步、学术提升、学科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简介范志宁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所长,世界抗癌联盟委托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大陆首个亚太胃肠病学会临床医学科学家培训基地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医政司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内镜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NOTE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胰腺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原常务理事、首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南京医科大学首届七大名医之一、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工程高层次人才工程”首批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市职工十大杰出创新人物”。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副)编《消化道支架》等专著6部;荣获中华医学及省市科技奖10余项;在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等国外权威SCI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内镜杂志》、《微创医学》常委,《中华消化内镜》等多种医学核心杂志编委。自主创新荣获14项国家专利,支架等产品实现产业转化。近年来多次应邀参加欧美国际重要学科会议并做大会手术操作演示。
现主要从事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超声内镜的诊断与治疗,专攻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的微创诊治,尤其是消化道早癌及良性肿瘤诊治、ERCP、支架研制和临床应用、内镜微创技术创新领域在全国享有盛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