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2017-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胆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诱因,要预防胆囊癌应先从预防胆结石入手。胆结石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医学界尚无明确定论,主要的高危因素包括饮食作息不规律及肥胖、高脂血症等。
一、胆结石的诱因
1、胆结石主要是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成核和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形成结石;其他原因是胆囊分泌、收缩排空功能异常及细菌、寄生虫感染等。
2、不吃早餐,是引发胆结石的一个重要诱因。早晨空腹时,胆囊内的胆汁经过一夜的贮存,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胆汁排出,同时分泌新的胆汁,会降低胆囊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结石不易形成;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就不会收缩,胆汁贮存的时间过久,导致其中的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容易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3、饮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也是引发胆结石的重要诱因之一。因为肝脏分泌胆汁以及胆囊储存并吸收、排空胆汁受饮食状态影响和调节。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容易导致胆汁分泌、胆囊收缩失去规律,久而久之功能失调,导致胆汁淤积,排泄障碍,最后形成结石。
4、胆结石常见诱因还有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这也是肥胖尤其是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发生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二、胆结石的危害有哪些
1、形成胆囊癌。资料表明,约0.5%—1%的胆结石并发胆囊癌。这说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胆囊癌的特点是误诊率很高,可达79.5%。因为往往患者是在接受胆结石手术时,才被发现患上了胆囊癌,这时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
2、引发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油餐后或在夜间,胆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导致结石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来,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而胆囊为排出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呈持续性、阵发性,而且会不断加重,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3、导致胆源性炎症。胆结石不仅会导致胆囊炎,还会导致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所有小结石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会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中国最好的胆结石诊疗技术——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完整保留胆囊及其功能!不开刀+疼痛轻+出血少
微创取石术的保胆治疗与以前旧式保胆取石治疗,是有着根本的区别,旧式保胆取石外科医生不能真正看到胆囊的内部情况,所以不能保证取石彻底,并且,取石多用取石钳夹取结石,也容易夹碎结石,因此结石遗漏在所难免,形成胆囊结石的残留,大家平常所说的复发率,其实就是残留率。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采用取石网将结石完整取出,不用钳子夹,也不用刮匙刮,就算有残留的碎石,也可以用特殊仪器取干净,并且手术的全过程是在胆道镜下操作,该技术克服了以为外科手术的盲区。使术后5―10年的复发率从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
1、利用腹腔镜广阔的视野,优化适应症的选择。
可于镜下矫正胆囊颈、管迂曲成角等取石困难情况,保证了胆结石的取净率及取石效果、降低复发率。
2、不开刀、不缝合、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等生命体征波动极小。术后次日可吃半流质食物,并能下床活动,一周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3、生活质量高。
传统手术疤痕较长,腹腔镜手术切口隐蔽,不留明显疤痕,局部美观,腹壁坚韧。
4、术后疼痛轻。
一般病人术后不需用止痛药,创口仅用创可贴即可。
5、术后早期即可随意翻身活动。
肠功能恢复快,大大减少了肠粘连的发生。
6、并发症极少。
医院现已进行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数百例,治愈率达%,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