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舍不得开风扇,伏天将至,告诉爸
2018-10-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下周三(7月12日)
扬城正式入伏,“桑拿天”来了
防暑降温措施不能少
这两天闷热难耐
老人们是如何度过的?
太节俭也不好
爱吃隔夜饭菜,“累”坏了胃肠道
昨天,记者先后走访扬大附院(扬州一院)、医院了解到,每年夏天,胃肠道疾病都是高发疾病之一,其中,中老年人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除了自身体质特征外,大多都与饮食习惯相关。家住某老小区的严大爷就是其中一位,他患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严大爷今年69岁,厉行节俭,餐餐饭保证碗里不留一粒米饭。当天烧好的饭菜吃不完,他都收起来,留到第二天继续吃。入夏后,他还依照往常的方式做,有好几次,隔夜的饭菜有点异味,或汤汁摆久了过于黏稠,他都照样吃掉。
“夏天食物最容易变质,饮食卫生很重要。我好多次劝他倒掉,他都不听。”面对严老的固执,老伴也无可奈何,“为了不浪费,他都吃到肚子饱胀,夜里辗转难眠。”
几天前,严老突然感觉腹部疼痛,就诊时发现腹腔及盆腔多量脓性炎性渗液,穿孔位置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需手术治疗。得知因节俭导致生活质量变差,患上严重胃肠道疾病时,严老才后悔莫及。高龄“节俭族”为省电费,“省”出了病
严老情况并不算个例。近几日,记者走访部分社区调查发现,很多老人从旧社会过来,经历过艰苦生活,即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也不忘节俭。一些老人能省则省,夏天连风扇都舍不得开。
王桂华老太今年78岁,老伴徐老比她大3岁。提起老伴,王老太说,“说好听点节省,说不好听的叫‘抠门’!”王桂华开玩笑道,钱是老爷子命根,他从不乱花钱,尤其到了晚上,早早入睡,屋内外黑灯瞎火的。平时用水也节约,冲厕所的水来自洗衣、浇花剩下的水。
“入梅后,屋内闷得很。我劝他开一小时空调,他都嫌费电,说过去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不也过来了。”王老太说,老伴有时热得脸颊通红,直冒汗。一天三次测血压发现血压值忽高忽低,最高时达到/mmHg,到医院检查是老毛病犯了。省电省出情绪中暑,老俩口为琐碎常吵嘴
穿过老城区的狭窄街巷,记者看到,很多老年人依旧保持多年不变的传统,坐在门前乘凉。“还没到伏天呢,这个天开什么风扇啊,吹了还怕受凉呢。”个别老人回答记者。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老人省电还省出了心理病。张奶奶夫妻俩退休后有固定收入。但前年,媳妇生了二胎后,张奶奶变得特别节俭,攒钱为两个孙子以后打算。进入6月后,张奶奶夫妻俩舍不得开风扇,夜里翻来覆去,常常被热醒,白天精神萎靡,心情十分烦躁。“我是不爱烦神的人,这半个月竟然心事重重。”张奶奶说,老俩口常为鸡毛蒜皮小事吵嘴。最近,他们看过心理医生,才知道是情绪中暑。
记者手记
老人改掉“坏习惯”,需要引导
家家都有老人,他们大多生活在艰苦岁月里,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格外珍惜。正是因为过去经历的点点滴滴,才让他们有节俭的观念。一些老人节俭了几十年,现在让他们一朝一夕改过来有点困难。但我想对爷爷奶奶们说,生活中健康永远是在第一位的,请在考量生活质量基础上,科学节俭。如果因过分节俭导致疾病,在治病上花费更多的钱,不值得。
年轻人还是要尽量理解老人,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有保障的。给老人安排一些业余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外界的信息,看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感受物质生活上的进步。
■记者周阳编辑钱雪
■出品:扬州时报新媒体事业部
■小编:玲妹妹■商务联系(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