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笔记消化系统
2020-10-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学资料库整理制作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腺
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的腺体
一、口腔Mouth
境界
前壁:为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
后界:经咽峡与咽相通
上壁:为腭
下壁:为口腔底
侧壁:为颊
分部
以上、下牙弓和牙龈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腭palatine
腭构成口腔的顶,分隔鼻腔和口腔
咽峡isthmusofthefauces
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牙tooth
乳牙共20个,恒牙全部出齐共32个
牙的功能: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嚼碎,辅助发育及语言等
舌tongue
舌的功能:感受味觉、协助咀嚼、搅拌食物、辅助发音
舌肌:舌肌为横纹肌,分舌固有肌和舌外肌舌固有肌可使舌縮短、变窄或变薄舌外肌有四对,以颏舌肌在临床上为重要,该肌起于颏棘,肌纤维呈扇形向后上方分散,止于舌中线两侧两側颏舌肌同时收缩时,拉舌向后下方,即伸舌一側收缩时,使舌伸向对侧
唾液腺salivarygland
大唾液腺有三对,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腮腺parotidgland
形态:不规则三角形,分浅、深两部
位置:耳廓前下方,咬肌后缘,下颌后窝内
导管:从腮腺前部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横过咬肌表面,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开口处称腮腺管乳头
下颌下腺
形态:呈卵圆形
位置:在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
导管:自腺体内侧面发出,经口腔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形态:扁长圆形
位置:在舌下襞深面
导管:大管与下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10条,开口于舌下襞
二、咽
漏斗形的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起于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咽分三部:鼻咽、口咽和喉咽
小肠smallintestine
小肠上起幽门,下续盲肠和结肠,全长5~7c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
十二指肠duodenum
十二指肠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腔最大的一段包绕胰头,呈“C”字形,长约25cm,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
1.上部superiorpart:
长约5cm,起自幽门,向右后方至胆囊颈后下方转折向下移行为降部转折
处称十二指肠上曲上部近幽门处的一段肠管,壁薄内面光滑,环状襞少,称十二指肠球
2.降部descendingpart:
长约7~8cm,在右肾内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转折向左续水平部,转折
处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左侧贴胰头,其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纵襞下方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距中切牙约75cm。大乳头稍上方,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
3.水平部horizontalpart:
长约10cm,自右向左横过第三腰椎,至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贴前面下行
4.升部ascendingpart:
长约2~3cm,自第3腰椎左侧上升至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
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此肌是手术时确定空肠起点的标志
空肠和回肠
空肠和回肠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又称系膜小肠,其波动度较大其区别如下:
空肠
回肠
位置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长度
占全长的2/5
占全长的3/5
管腔
较粗
较细
管壁
较厚
较薄
颜色
较红
较淡
环状襞
明显
不明显
淋巴滤泡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
血管弓
少,1—2级弓
多,3—4级弓
直血管
较长
较短
Meckel憩室: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肠壁上,有2~5cm长的突起,是胚胎
时卵黄蒂末端消失形成出现率为2%
大肠largeintestine
---END---
医学笔记库
医学口诀、图谱、思维导图
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库
急救手册,人手一份(最新)
医学题库(点击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