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胆囊为啥在MRCP图像上不显影
2020-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MRCP系列第一讲
○老徐读图
我们从读磁共振成像原理开始,就被灌输
水在T2W呈高信号
水在T2W呈高信号
水在T2W呈高信号
!!!
为啥胆囊液体在MRCP图像上,有的人是高信号,有的人是低信号?同一个人今天是高信号,下次复查又是低信号?
笔者认为,为啥胆囊在MRCP必须为高信号?
如上图病例所示,图1为MRCP三维重建图像,图2和3都是脂肪抑制横断面T2W。图2可见胆囊内2枚结石(红箭)。
*该病例胆囊在图2和3都呈高信号,唯独在MRCP图像上呈低信号。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仔细观察图3,胆囊内胆汁(白箭)的信号强度要显著低于椎管内脑脊液(虚箭)的信号。这就是导致MRCP成像时,胆囊呈低信号的主要原因。
*因为肝脏脂肪抑制的T2W像,TE时间一般为85ms左右,所以含水量高的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MRCP成像时,为了更好地背景抑制,有些场地设置TE时间为ms。这时候,只有接近纯水的物质才能维持高信号。大多数MRCP成像都预约在早晨空腹时间做,经过长时间的禁食,很多患者胆囊内胆汁浓缩严重,水含量降低明显,所以MRCP时,胆囊内信号不高。
笔者建议MRCP的TE尽量控制在ms以内,既可以保证背景组织信号衰减,又尽量提升胆囊信号强度。
如下图所示,TE=ms时,胆囊和胰管显示明显优于ms。胆囊内胆汁浓缩严重,所以信号仍旧相对较低。有兴趣小伙伴,在日常操作中,遇到类似病例,可以试试继续降低TE=ms。
·缩短TE增加整体信号,TE=minimum。此时会带来一个问题,TE可能会降到ms左右,背景信号会出来
·增加ETL=~。呼吸特别慢的患者,比如呼吸频率为10以内,我会尝试ETL=。以缩短整体扫描时间。而且ETL加大之后,TE会提升到ms以上,背景信号会降低
·层厚=1.8~2.0mm,层数60层左右。提升层面间分辨率
·RRinterval,目前新机器基本上可以用1。如此3DMRCP,2min左右搞定
·定位的时候,参考sag图像。定位框尽可能避开腹壁肚皮,减少腹壁脂肪信号干扰
如上图患者,胆汁浓缩非常严重。即便降低TE=ms,在MRCP成像时,胆囊仍旧无法显影。这种患者如果想要评估胆系病变,建议扫描薄层横断面T2WI或者脂肪抑制T2WI;层厚使用3~4mm,不必包全整个肝脏;扫描范围从肝门到胰胆管十二指肠汇合处即可。
(非常感谢黑医院范连强主任提供病历,机型为1.5TBRIVOMR)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例多发肝囊肿,胆囊多发结石的患者。图1为3DMIP重建,整体显示非常好,但是局部细节不够清晰。图2和3都是使用厚层重建技术,这时候细节显示清晰。3DMRCP重建,详见下一章节,敬请期待。
Tips
?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后,经肝管和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和胆囊管流入胆囊贮存,待消化需要时再由胆囊排出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与胰液、肠液密切配合,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
?
成年人每日约分泌~毫升胆汁。其分泌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蛋白饮食可使其分泌量增加。胆汁中有与消化有关的分泌物,如胆盐等;也有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如胆色素等。它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体。
?
胆汁的颜色取决于其中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可由金黄色变为深绿色。由肝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经胆囊贮存的胆汁则因浓缩而呈深绿色。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中的胆汁则因磷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为6.8。
?
胆汁的成分极为复杂。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无机盐等。一般认为其中没有消化酶。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及其氧化物——胆绿质。胆盐主要是由结合的胆汁酸所形成的钠盐,而胆固醇则是胆汁酸的前身。
?
胆盐排入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再入肝脏组成胆汁,这叫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每循环一次约损失5%,每餐后循环2~3次。
?
胆固醇是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和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减少时,胆固醇将沉淀下来,这是形成胆石的一种原因。
??相关阅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