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理论2脏腑和表

2021-8-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斑鸠菊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m.39.net/pf/a_4618876.html

我们的祖先发现并认为自然界是个大宇宙,而人体是个小宇宙,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而人体有心肝脾肺肾,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了解了五行及其变化规律,我们就能较容易地掌握生命的实质,并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确保我们的生命能够正常运转,并保证我们能够自然和谐地与大自然相处。

人们经过千百年的观察研究与临床实践,把人的五脏六腑根据它们的属性从自然界找出属性与其极其相似的五行分别对应起来,便于人们进行了解和研究。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约相当于解剖学上之胰脏,而非脾脏)。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因此,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心属火。

五脏的生理功能

1、肝:五行属木。

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说明肝就象树木生长一样将干净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使身体得到营养生长。

藏血:肝,血之存库,肝是藏血的地方,对血液进行清洁净化。肝解毒的过程就是清洁血液的过程,因此在人体里面,肝是最主要的排毒器官!

在体合筋:肌腱、韧带和筋膜出现病变,血不养筋,关节活动不利,易于疲劳或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说明筋的机能失调于肝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其华在爪:指甲薄而软,易脆裂,枯而无光,甚至变形。肝功能失调会导致指甲病变,反之通过指甲以上变化也可以推断出身体内肝功能失调。

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阳不足→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在志为怒:急躁易怒。

在液为泪:两目干涩,流泪增多或目眵。

将军之官,肝的性质跟木的特性特别相似,是一样的长疏调理的,所以肝五行属木,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与春气相通。与胆相表里。

肝(胆)属于免疫系统,面部颜色为青色,怒大伤肝,轻易发火的人最轻易伤肝。从面部看肝可分为三个反映点,第一鼻梁出现斑、点、痘为肝机能下降,发青肝机能严峻低下;第二从眉中向外两侧(太阳穴)位置,出现老年斑等现象更说明肝机能低下,有些人出现挤眼泪眼都属于肝机能问题,胆区在鼻梁两侧斜坡位置,胆囊炎胆结石实属肝脏解毒功能低下而引起,女性出现蝴蝶斑痘痘等为女性内分泌失调而导致这个问题在生殖系统有解释。

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进入胆囊和十二指肠,帮助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病变出现上逆苦水,消化不良,胃胀,腹胀。

2、肺:五行属金。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胸闷、鼻塞、呼吸浅表、短促、咳痰、咳嗽、气喘、呼吸不畅、无力。

主通调水道,水道不通会出现浮肿。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防御功能减退,容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皮肤易发炎,毛窍多闭塞现痤疮粉刺,肤质差,疤痕难消等肤质问题。

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气失宣→鼻塞流涕,嗅觉失灵,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肺热→鼻塞,涕黄浊,嗅觉减退。肺燥→鼻腔干燥。肺寒→鼻流清涕。

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

肺为滑盖,肺为娇脏,肺是肃杀收敛的个性,我们要清肺润肺,跟金属的个性是非常的相似,所以说肺五行属金,与秋气相通。

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和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起滋润营养作用,并调节汗孔开合,调节体温和抵抗外邪。肺气充沛,则皮毛得到温养而润泽,汗孔开合正常,体温适度并不受外邪侵袭。若肺气虚弱,则皮毛失养,汗孔失于调节而多汗或少汗,体温失度,外邪易于侵袭。

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属于呼吸系统,肺上呼吸道有问题,面部颜色为白色。额头下2/3区域为肺(上呼吸道)的反映点,如出现痘痣毒疙瘩颜色不正等,说明呼吸系统机能下降或出现病症。

根据"五行"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脏的病变也会反应在腑上,腑上的病变也会反应在脏上,在额头偏正中位置长猴子这个就是先天性肺功能不好。

3、肾:五行属水。

主水,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两阴。先天之本,封藏之本。

主水:体液代谢异常,甚至水肿。

藏精:肾纳气,人体呼吸虽然是肺所生,但吸入之气必须纳于肾。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亏损:生殖机能减退,如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无性欲,易衰老,重则不孕不育。

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下焦胀满,甚而失禁。

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生。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敏捷。若肾精不足,则骨骼发育不良或脆弱、痿软,腰背不能俯仰,腿足痿弱无力。腿软无力,腰酸背疼,骨质疏松,易骨折,小儿发育迟缓,记忆力减退。“齿为骨之余”:牙齿也必须依赖肾精的滋养才能坚固。如肾精不足,则小儿牙齿发育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易落。人体的头发为肾的外华,这是由于肾精能化血,头发依赖精血滋养,所以,头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和枯槁,茂盛和稀疏,乌黑和枯白等,都与肾精有关,肾精充足,则头发茂盛乌黑;肾精亏虚,则头发枯槁、稀疏、枯白和脱落。

开窍于耳和二阴:肾精不足: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耳炎症、耳痒;肾气化失常:小便、大便异常,如尿频、夜尿、遗尿、尿闭,大便稀溏频繁。

先天之本,封藏之本:肾,也就是下焦,是寒凉下行的,所以肾五行属水,开窍于耳及二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

肾与膀胱相表里,属于泌尿系统,观察面部颜色发黑。因为肾是先天之本,人衰老先从肾脏开始。肾主骨、开窍于耳,耳鸣属于肾虚肾亏而引起(男人叫肾虚,女人叫肾亏),聋哑儿童(先天的除外)百分之七十都是打针的副作用而形成的,直接伤害了肾所导致的。眼圈出现紫黑色,面颊出现黑色斑块或面部发黑,并且黑里还透着黑,这些属于肾功能衰老的迹象,严峻时,会导致骨骼疾病关节炎、类风湿。下巴也同属肾区,这个区可以看出腰酸痛,体无力等症状,特征:合嘴时捎用力,下巴出现小坑或者毒疙瘩等也说明这些(小坑低部颜色捎重,正常时色泽一致),这种情况,女性经期前后,也会出现酸痛,乏力的感觉。膀胱的反映点男女都在人中穴,这个位置出现痘及毒泡,最起码是膀胱炎或尿道炎,男性还代表前列腺炎。

4、心:五行属火。

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主血脉:心血亏虚:心慌、心悸、面色无华。心血淤阻:心闷痛、面色灰暗。

主神明: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等。

在志为喜:过喜则神伤。

在液为汗:动则汗多。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气过盛:面红赤脸、且脸常有红晕,多现血压,血脂异常;心血淤阻:脸颊及嘴唇呈紫色,是血在脉管中循行无力,多现血脉阻滞。

在窍为舌:舌,心之苗。心脉亏损:舌面皱折、裂痕。心火上炎:舌尖鲜红。心血淤阻:舌质紫斑。心神失常:舌卷、舌强直、舌歪、言语有障碍。

君主之官,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以心五行属火,与夏气相通。心与小肠相表里。

5、脾:五行属土。

主运化,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运化失调,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疲倦,消瘦,湿症、痰症、饮症,甚至水肿。脾向全身控制提供水液,脾脏输布功能紊乱全身浮肿。

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出现气结,气滞→不思饮食,头目眩晕,脘腹胀满。

在液为涎: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虚胖、消瘦。脾生血主运化,它将营养输送到血液中;脾通血,脾脏有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能力;脾主肌肉,脾健康肌肉发达有力;脾主四肢,功能好,四肢有力;

在窍为口:脾运失健:口淡无味,食欲减退;湿热困脾:口甜、口粘、口臭、口干、舌两侧有明显牙齿印;口腔症状:口中多现溃疡,溃烂或牙龈肿痛,嘴角溃烂等。

其华在唇:脾运失健:唇色淡白;脾火上炎:唇色血红;湿热困脾:唇燥褪皮。

仓廪之官,脾是我们身体的仓库之官,它是运输气血,叫气血化生之源,跟土的个性是一样的,土是万物的来源,所以脾五行属土,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长夏之气相通。与胃相表里。

脾(胃)属消化系统,从面部观察肤色发黄。脾为后天之本,中医有思大气结,也就是说长期思索过度会引起食欲不振,气血生化不好等。脾在鼻尖位置反应,只要出现毒泡、色块,就说明脾脏功能下降,会引起脾虚。脾脏功能失调,也会导致胃功能下降,胃功能差了,同时五脏都会受到株连,因为"胃是五脏之母"。胃反应点在鼻翼两侧位置,如出现颜色不正、痘或鼻翼根部颜色深与肤色不同,最起码胃病史有3-5年以上。酒糟鼻更说明消化系统出现故障,比如慢性胃炎、胃酸、胃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长时间不留意会形成癌症。

脏腑表里关系

表里的意思就是同走一个经络,相当于夫妻关系,一个工作小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属火,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小肠主吸收,小肠假如吸收不好,会直接影响心脏,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脏病,.小肠的详细的反应位置在眼珠向下小面子这块,一旦出现小痘、斑块,足以说明小肠的吸收功能下降得厉害。

在日常生活中,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是心经当令,但是心不受邪,所以小肠可能会代君受过,假如吸收这方面出问题了,会出现一些小肠病。小肠经当令时,如果人出现脸红、心慌、胸闷这些象,实际上是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出了问题,是心脏出问题前兆的一种象。

2、肝属木,它与胆相表里

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在传统文化中,肝对应的腑是胆,所以有“肝胆相照”这个词。胆气生发起来,肝气才能为之生发。

3、脾属土,它与胃相表里

脾和胃是一种表里夫妻的关系,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不好。

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属金,它与大肠相表里

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肺和大肠相表里,人要大便时,一定是靠肺气把大便排出来的。人们皮肤的一些症状也和大肠有关,有些问题中医可能不直接扎肺经,而直接取大肠经,泄大肠经的火就可以解决问题。

5、肾属水,它与膀胱相表里

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胱,膀胱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胱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胱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才能促进膀胱司开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储存与排泄。

6、心包与三焦

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注入大肠,促进食物消化;   胆气与人的精神情志有关.惊悸,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症状,也从胆方面治疗;   胆病:呕吐苦水,胆液外溢身,面目发黄等症状。

2、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中医称胃:山谷之海。胃谓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不衰病愉快。

3、小肠

小肠分清浊。清为精养.浊为糟粕。吸收精养,经脾输送身体个部分利用,剩余水。下输膀胱。小肠病变,影响消化,小便异常。 

4、大肠

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物。大肠虚:肠鸣,大便泻等。大肠实:大便秘等。 

5、膀胱

膀胱是人体水的代谢器官之一。津液通过下焦阳气,而为尿排除体外。6、三焦

三焦总司人体汽化,水谷精微生化精养,水液代谢。上焦司呼吸主血脉,谓气。中焦熟水谷,吸精养通肺化生营血。下焦分清浊。

曾经乌黑的秀发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拥有了岁月的印记,当我们想让她恢复从前的光彩时,却发现处处是风险,从头再来本身就是个美好的寄语,银色的发丝真的只能靠一层又一层地染发剂才能抹去心中的失落么?

幸好,有一吃黑,白发变黑真的可以从头再来!

朋友您好!

欢迎你来了解一吃黑!欢迎走进五星系统大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yf/11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