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胆囊切除了吗好外号外

2016-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胆结石以及治疗方案

胆结石是指胆道中任何部位出现结石的一种疾病,可发生在胆囊里,也可发生于胆管中。在肥胖人群中,患胆石症的人的确比普通人要多。美国胆囊结石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发病率50岁以下为10.2%,60-69岁为38.6%,80岁以上为53.3%。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1.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2.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手术和尸解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少数病人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他

(1)很少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5)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3.肥胖病人为什么高发胆结石

当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50%后,有临床症状的胆石症可增加6倍之多!胆石症患者病情较轻时可无症状,稍重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右上腹不适乃至疼痛,进食油水较大的食品后明显加剧。当结石堵塞胆道或者胆囊口时,可能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腹痛难忍,并向右侧腰腹部放射,可伴有呕吐发烧,甚至危及生命。按照组成成分的不同,胆结石主要可分为两种: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肥胖者主要容易患胆固醇结石。人体内的胆固醇最主要的排除途径,就是溶解在胆汁里,通过胆道排泄到肠道,进而经由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体内胆固醇过多,或是胆汁的成分有所变化,胆固醇就会沉积到胆道里,形成结石。肥胖者容易患胆固醇结石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比普通人多得多。肥胖者往往爱吃高胆固醇的饮食,加上身体自己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也多,每增加10公斤的脂肪组织,每天就会多合成胆固醇大约克,相当于多吃一个鸡蛋所含的胆固醇!另一方面,肥胖者胆汁内的磷脂和胆汁酸的含量也有改变,就使得胆固醇在胆汁里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于是就沉积到胆道里,形成结石。所以,肥胖者若想少受胆石症之苦,还是应该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必须积极减轻体重。

4.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无论是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切除完胆囊后都会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并发症:

胆管损伤及感染:

胆总管狭窄由于胆总管、肝管、胆囊管、肝动脉和胆管动脉的位置关系比较复杂,而胆囊结石又常常会合并胆囊炎、胆管炎,这就使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摘除胆囊的手术过程中,极易误伤胆总管。如果误伤了胆总管,就可在胆总管伤口愈合后形成胆总管狭窄,进而引起患者腹痛。胆管感染实施胆囊摘除术后,虽说结石和胆囊一起被摘除了,但胆管还存在,因此,仍然会发生胆管炎症而引起腹痛。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胆囊切除后,患者失去了储存胆汁的器官和进食后同步排放胆汁的功能,这就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以,胆囊摘除的患者一旦吃了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即会引起腹痛、腹泻。故这类患者应少吃高脂食物,而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另外,胆汁没有了储存器官后随时都可能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再逆流到胃内,进而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而引发腹痛、腹胀。

3.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胆囊切除后,Oddi括约肌容易发生收缩、痉挛,进而可引起腹痛。对这类腹痛,可用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2等)进行治疗。

4.残留或再生结石

有时胆囊结石会与胆总管结石并存,如果胆总管的结石又恰好是阴性结石(即普通影像学检查无法看到的结石)就可能会漏诊,使医生在手术时只摘除了胆囊结石,而遗留了胆总管结石。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后的患者就会再次发生胆绞痛。还有一些患者,属于胆石症体质。这种体质的患者很容易再次产生新结石。

5.大肠癌的危险性提高5-6倍

胆囊切除术后除以上常见并发症,还可能继发大肠癌。研究表面胆囊切除手术后大肠癌的发作率提高5-6倍。人的胆囊有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大多储存在胆囊,胆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吸收,我们吃饭以后,特别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后,胆囊就会收缩,把储存的胆汁排入肠道,发挥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胆囊被切除了,肝脏分泌出的胆汁没有了储存的地方,于是胆汁则会昼夜不停地直接进入肠道,胆汁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次级胆汁酸具有强氧化作用,破坏细胞的基因,使细胞的抵抗破坏能力下降,并发生恶性转变,这些因素会促使大肠黏膜发生癌变。然而,往往许多患者会不知不觉中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切除胆囊以后只要调理调理饮食便可高枕无忧,其实不然,有数据表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较正常人患病率增高。

6.胰腺损伤以及糖尿病

胆囊切除术后引起的胰腺炎可能是手术过程中小结石脱落入胆总管或手术前胆总管本身就有结石,术后结石排出过程中通过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时,造成的括约肌水肿、炎症,导致胰液流出不畅,引起胆源性胰腺炎。长期炎性损伤可以导致胰腺胰岛细胞死亡继发糖尿病。笔者曾诊治一病患胆囊切除术后6月查出血糖异常。

?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yy/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