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2017-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而言,是每天都得注意的功课,最怕血糖忽高忽低如云宵飞车般,难以控制。正常人的血糖值约维持在70-mg/dl之间,要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变化,先来看看糖进入人体代谢的旅程。
正常人的血糖值约维持在70-mg/dl之间
当我们吃下含糖类食物后(淀粉、碳水化合物),经过唾液初步分解后,进入胃部及十二指肠逐步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中,提供脑部及人体各器官必要的能量;一般而言,进食约30分钟后血糖就会慢慢上升,大约在餐后2至3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随着人体能量消耗、运动等,约5、6小时后消化完毕,也因此,三餐设定的时间间隔,也大致符合糖在人体内的消化及利用效率。
糖尿病患血糖空腹饭后差很大
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浓度受到胰岛素调控,正常人因胰脏胰岛素分泌、作用正常,多余的糖可进入肝脏成为肝糖或在肌肉中贮存,就算空腹和饭后的血糖也不会差异太大,但是,糖尿病患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代谢异常,空腹时血糖偏低,恐出现四肢无力情况、严重甚至可能昏厥;饭后血糖却可能飙高到mg/dl以上,血糖值高低起伏极大,长期易引发血管硬化、阻塞导致一连串器官异常、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
连续血糖监测有助掌握变化
过去,医师对于病患血糖控制的成效只能透过病患的定期血糖量测,或糖化血色素的数值来了解患者血糖是否控制得宜;但是,临床上仍有部分治疗棘手的患者,例如每次血糖量测都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却无法达标,或是偶发性无症状的低血糖患者,过去医师对这类糖尿病患的血糖变化感到费解,需要花时间不断调整剂量,协助患者控制血糖。
不过,透过连续血糖监测(CGM),让医师对人体血糖变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助于找出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连续血糖监测平均每5分钟记录人体内血糖平均值,一天可记下笔血糖数值。
这种24小时监测血糖值的波动,就如同连续动态的缩时摄影,留下人体内血糖值的完整变化曲线;与单点的血糖量测相比,单点的血糖测量就如同拍照,只能记录一时一刻的数字,反映当下的数值,较无法看出血糖在人体内的变化与波动趋势。
而连续血糖监测确实也帮助医师找到部分患者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以第1型糖尿病患为例,透过连续监测发现,患者在夜间睡梦中发生低血糖的比例,以及二餐之间的低血糖发生率较医师认知的高出2至3倍,这个发现也让医师警觉,部分糖尿病患在睡前的胰岛素使用剂量应该减少。
另外,部分患者持续的高血糖,很可能是无症状的低血糖,让人体启动了紧急应变的防御机制升糖素,以确保脑细胞获得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反而让胰岛素作用遭抑制,而出现了反弹性高血糖的结果。
压力和情绪也会影响血糖值
我们愈了解人体的血糖变化,也愈发现人体血糖的调控除了与饮食、运动息息相关外,血糖值也受到压力和情绪影响。例如女性在经期前受到女性荷尔蒙影响,血糖值偏高;当人处于紧张或压力的环境下,也会启动防卫机制,让血糖值升高,因此,血糖值的稳定除了注意饮食、运动外,也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环境,除了糖友要规律用药、控制血糖外,一般人也得保持身心愉快,三餐作息正常,不要让血糖在体内如云宵飞车般忽高忽低。
素食全餐调理糖尿病血糖高的人不可以随餐吃,吃了再吃饭肯定血糖会高,饭前吃血糖降不下来的。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年龄不是很大,最好换食后再代餐效果是最好的。如果真想随餐吃也只能当主食加点清淡的蔬菜吃。遇到血糖高的代餐或者换食,不要随餐吃。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