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雇个保姆还得让她先吹口气对先做个体
2017-9-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徐瑞平河南医院检验科
保姆纵火案再次警告人们:保姆有风险,雇佣需谨慎!
可邻居王阿姨家的现实问题是,儿媳妇马上要上班,自己和老伴还没退休,只能找保姆带孙子,可现在找个带孩子的保姆真心太不容易,不仅服务要好,还得人品要好,身体还得要健康。虽然价位不低,可好歹图个放心啊!
这不好不容易找了个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保姆,体检也都正常,可儿媳妇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听到保姆无意说有胃病,非要坚持让保姆再去吹口气检查。
结果……就因为吹口气有问题,被媳妇给否决了。
听到这消息,王阿姨懵了,吹口气?化验一下有口臭吗?
有口臭就不能当保姆了?让她多刷牙就不能解决吗?
“吹气检查”,也叫“呼气试验”,有胃病的人可能会比较熟悉,除了做胃镜,这个也是医生经常喜欢让检查的项目。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检测胃幽门螺杆菌的医学试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都跟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幽门螺杆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类致癌原(胃癌)。
我国属于世界上高感染地区,感染率约60%,其中儿童属于易感人群,10岁以内感染率达20%-50%,研究认为,HP感染与儿童厌食、生长迟缓、营养发育不良、抵抗力降低有关。因此,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十分重要和必要。
当人的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在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也会广泛存在幽门螺杆菌,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因为我国传统的饮食方式及家长对孩子的喂养方式,常导致病菌的相互传播,造成其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办公室内部传播比较明显。像结婚3年以上的夫妻,若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另一方有80%、孩子有60%也是幽门螺杆菌阳性。
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不注重分餐的传统饮食方式及家长保守的喂养方式,比如全家人围桌进餐、共用碗筷,食物嚼碎后喂孩子、亲吻孩子的嘴,用嘴吹或者尝孩子的饭菜等,因为有些行为无法避免或者无法监督,因此现在有一部分雇佣保姆的家庭在给保姆常规的传染病体检外,也会给其做个幽门螺杆菌检测,以防传染给小孩。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东西?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早在年,德国科学家就在人体的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细菌,但一直没办法培育成功。直到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证明了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两人并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定植于胃型上皮(胃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黏膜),当环境不适合时可发生球形变。
幽门螺杆菌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可产生相对特异的尿素酶,它能水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能在菌体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性“氨云”,中和胃酸,使局部的pH升高,便于细菌定植致病。部分HP可随胃型上皮代谢脱落而失去定植,从粪便排出。HP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
针对HP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已开发出多种用于HP感染检测的方法,如直接的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抽血测血清HP抗体、利用粪便测HP抗原、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等,但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胃镜、抽血、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常用检测方法比较
1.血清检测。抽血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也是常见的手段,但是,在幽门螺杆菌在根除后,该抗体下降也非常缓慢,往往需要1到2年才能转阴。因此,HP抗体阳性只代表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说明目前仍有幽门螺杆菌存在。
2.胃镜下活检。胃内取活组织检查不仅可以看组织形态和细胞改变的性质,同时做快速尿素酶试验,这个也是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是加入指示剂酚红的尿素液中放入胃黏膜活检组织,尿素液变红则为阳性,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受试剂质量、取材部位、取材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
胃镜检查虽然有点痛苦,但能直接检查胃粘膜整体情况:如有无炎症、溃疡、萎缩、息肉、肿瘤等。诊断患何种胃病,那就一定要做胃镜。当然,如果只是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就不要选用胃镜了。虽然现在有无痛胃镜,但需要打麻药,有一定的风险且收费比较贵。
3.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通过服用含有碳13或碳14的尿素后,对着机器呼气,阳性说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医院广泛使用的检查方法。
因为碳13与碳14尿素呼气试验快速便捷,简单安全无创,无痛苦而且还能比较准确的反映近期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因此深受大家喜欢。
那么,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收费贵,一个收费便宜,便宜到底有“好货”吗?呼气试验是不是万能的?
碳13和碳14检查都是如今检测幽门螺杆菌所常用且较为敏感的测试,两者的原理相同,都是将尿素分子中的碳原子用它的同位素取代后作为示踪药物,病人口服示踪药物以检测胃内是否含有尿素酶,以此来判断是否感染Hp。就诊断效果而言,这两者几乎没有区别。准确性均能满足临床的要求。
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原因,简单点来说就是:成本不同!
碳13和碳14的试剂和仪器价格有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原料价格和用量不同、仪器检测原理不同。目前的碳13呼气试验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样品测量,为保证临床准确性,需要服用较大剂量的碳13尿素和使用比较昂贵的仪器。相反,碳14呼气试验采用的核测量技术比较灵敏,受检者仅需服极其微量的碳14尿素,仪器设计和制造成本也更低。
最重要的一点是:二者标记同位素不同,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分别采用碳13同位素和碳14同位素作为标记物。
碳13是稳定性核素,因此碳13呼气试验没有放射性,对人体无损害,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并可在短期内多次重复检查。
对于碳14,在年5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发布放射性豁免管理批准函,主要内容是:“含有0.75μCi的14C尿素胶囊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体内诊断,对环境、患者和医生,其辐射影响都是非常微小的,从辐射防护的角度判断是安全的;在诊断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普通废物处理。”
虽然说明碳14也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的,但理论上来说,碳14不及碳13稳定。
碳14有少量放射性,半衰期年,辐射距离22cm,辐射的是β射线。辐射剂量不大,对人体的损害没有明确报道。但14C原子摄入人体后可能参与人体细胞内碱基的合成,而碱基是构成人类基因的基本分子;所以碳14C从高能衰变进入低能态的过程中,能量射线及原子自身的不稳定性可能造成基因突变。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还是不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宣传和报道都标榜呼气试验是检验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但碳13或碳14呼吸试验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甚至还有检测的盲区。比如对诊断口腔螺杆菌。从患者服用同位素胶囊后的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同位素无法渗透到寄生在口腔牙斑或龈袋的螺杆菌处,口腔螺旋菌不能参于反应,所以显示阴性结果。
另外,以下因素也会导致结果假阴性,因此,在做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之前,下列行为应予避免:
1.受检者在近一个月内使用了抑制HP的药物,如抗生素、铋剂等。
2.受检者在近一周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
3.受检者没有空腹,胃中有食物,口服碳14尿素胶囊难以与胃粘膜接触。
4.进行呼气试验前段时间,有无食用大蒜,因大蒜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而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
还有,呼气法对所有螺旋杆菌(包括普通的螺旋杆菌和专门释放毒素的螺旋杆菌)所产生的脲素酶都会发生反应。在整个消化道或许存在更多已知和未知的产尿素酶的细菌,但是如果患者胃內只寄生普通的螺旋杆菌,呼气法也会显示阳性,已经有报告称在低酸患者胃液及胃黏膜中发现非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阳性细菌。另外胃切除术后的患者中存在尿素呼气试验假阳性结果,并推测与消化道存在除Hp外的尿素酶阳性细菌相关。
幽门螺杆菌预防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因此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接触传播如亲吻、打喷嚏传播等,那么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
1.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刷牙,及时更换牙刷,不吃生食和喝生水,餐具定期消毒,保持口腔健康。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会传染且传染性很强,家中有人感染时,一定要分餐,并且使用家用消毒柜每日每餐后对餐具消毒。
3.定期体检:一来,可以尽快发觉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若需要治疗可尽早开始;二来,如果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定期体检还可检测病情的进展。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中医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