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门诊ldquo胃rdq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3月12日

医院胃肠息肉专病门诊开诊啦

为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

切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让患者享受到

个体化、“一站式”的

诊疗和护理服务

我院消化内镜中心

开设胃肠息肉专病门诊

建立日间病房

探索日间手术模式

简化流程

方便患者就医

主要面对食管、胃、结肠息肉和早癌筛查的病人。对上述病人可以进行精准的内镜治疗,建立胃肠息肉日间病房,探索胃肠息肉的日间手术模式,通过门诊-病房-内镜可以序贯完“术前筛查、入院办理、术前准备、术中治疗、术后随访”,简化了流程、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使得日间手术更加简洁、便利,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微创治疗方式。

门诊地点:住院部三楼(内镜中心)

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门诊接诊人次,出院余人次。开展内镜检查人次,无痛率大于99%,其中肠镜检查人次。开展各类内镜下微创手术余例,其中胃肠道息肉EMR+APC例,食管胃早癌、癌前病变、胃间质瘤ESE术、食管狭窄扩张术及G-POEM共40余例。

我院发现并内镜下切除的最大息肉—4.0*6.0㎝(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年3月26日,44岁的王女士因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常夹有未消化食物、便血等症状,来到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主任医师顾宏春了解病情后,经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息肉性质待定。为进一步检查治疗,顾宏春与家属沟通后立即为其行乙状结肠息肉ESD术。手术顺利,历时30分钟,病灶大小约4.0*6.0㎝。病理:(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胃肠息肉的危害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数据分析

—以肠镜检查为例

1

肠息肉发病率为38.89%

年以来,我院以“中医大篷车”为载体,在全市开展结直肠癌筛查。通过来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位病人中发现:

肠息肉病人有人,发病率为38.89%;肠癌病人有人,其发病率为2.35%,其中早期肠癌病人有40人,其发病率为0.78%,进展期肠癌病人有80人,其发病率为1.57%;癌前病变有人,其发病率为13.75%。

2

肠癌发病人群的日趋年轻化

50-75岁年龄段患者肠息肉发病率是20-49岁年龄段患者的1.5倍,肠癌发病率为5倍;肠息肉和肠癌发病率均显著增高!(见表1)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控制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通过结直肠癌筛查的前置化,有效的预防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减轻了患者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向胃腔或肠腔内突出生长的、性质尚不明确的胃肠道组织的一种统称。

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1、遗传因素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胆汁反流

4、抑酸药

5、吸烟、饮酒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1、遗传因素

2、果蔬摄入少

3、高脂饮食

4、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5、肠道疾病

6、便秘

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8、吸烟、饮酒

二、息肉有哪些类型?

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为传统腺瘤和锯齿状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淋巴性息肉和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等,一般不会癌变。

腺瘤≥6mm癌变的发生率高于≤5mm的,且腺瘤越大癌变的风险越大,腺瘤到癌的演变过程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

三、切除标准?

四、如何发现和治疗?

胃肠镜检查仍是目前发现胃肠息肉最为有效的方式。由于胃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均应该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以评估胃肠道的整体情况。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胃肠道息肉都可以实施内镜下治疗,避免外科手术。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施瑞华教授工作站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位于住院部三楼,创办于年5月,依托该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镇江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而建立。近年来,中心人才层次不断提升,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已发展成为集内镜检查与内镜下治疗为一体的消化内镜中心。

中心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技师3名。配备目前最先进的高清内镜系统OLYMPUSH-、OLYMPUS超声内镜系统、富士蓝激光放大内镜、CV-多套胃肠镜系统,Erbe氩气高频电刀等高端设备。

中心与医院合作,医院消化病早癌诊疗中心扬中分中心;率先柔性引进人才,设立扬中市首个教授工作站—著名消化病专家施瑞华教授工作站。工作站成立以来,为市民提供了高层次诊疗服务,也快速提升了我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技术水平。去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实施“双镜”(结肠镜和腹腔镜)联合下结肠多发性息肉及肠道肿瘤根治术,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及早癌的EMR、ESD医院同质水平;开展消化内镜下多种疾病的微创手术,每年可开展消化道内镜检查1.1万人次、内镜下治疗约人次,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一个高技术、高品质的消化内镜诊疗平台。

专家介绍

门诊时间:每月一次(周六或特约)

预约地点:住院部三楼(内镜中心)

门诊时间:每月二次

预约地点:住院部三楼(内镜中心)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四、六上午

预约地点:住院部三楼(内镜中心)

消化内科、内镜诊疗项目

1、特约外院消化内科、内镜专家门诊,本院专家门诊

2、普通胃镜、普通肠镜检查

3、无痛胃镜、无痛肠镜、超声内镜检查

4、胃肠镜高清筛查(富士蓝激光放大内镜,H高清内镜系统,采用喷洒染色、电子染色、电子放大、活检)

5、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APC、氩气刀、电凝、圈套电切、EMR、EPMR、ESD)

6、内镜下止血(APC、热活检、钛夹、皮圈结扎等)

7、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8、食管、胃、结肠癌前病变及早癌的微创手术(ESD、EMR)

9、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术及各类支架植入

10、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POEM术

11、胃轻瘫、胃排空障碍G-POEM术

12、幽门螺杆菌检测(C13、C14内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测)

先进设备

奥林巴斯胃肠镜系统目前消化内窥镜诊疗领域最先进的系统,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图像质量超清晰,具有电子染色放大等功能,用于消化道早癌的精细诊断及治疗。

蓝激光放大内镜主要用于消化道早癌的内镜精细检查,能更早、更精确地发现早期癌前病变,初步分辨肿瘤的浸润深度,支持精准的定位活检,为内镜手术边界的确定提供强有力依据,是早癌诊疗的重要设备之一。

超声内镜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诊疗技术,可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波扫描,获得胃肠道层次结构和组织学特征,及周围脏器超声图像,对消化道肿瘤进行术前分期判断侵袭深度范围,鉴别良恶性溃疡、肿瘤,判定粘膜下肿瘤性质及分期等,为内镜下微创手术或外科手术提供诊疗依据和安全保障。

△内镜清洗消毒室

总编辑:顾宏春

副编辑:赵志军

设计制作:严臻、王琳、唐金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zl/10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