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被误诊的肿瘤胃肠间质瘤

2017-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专家:胃肠间质瘤知晓率低

在胃和肠为主的部位,有一种肿瘤,大多数人都对它很陌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当成了平滑肌瘤,直至现在仍有误诊发生。

专家表示,临床上原发的胃肠间质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病理学家认为部分属于良性,而首次诊断对判断它的性质和制订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选择切除反而有加重风险。

胃肠间质瘤,多数人对它很陌生

60岁的张老太10年前因头晕就医,发现贫血。进一步做了CT后,发现她十二指肠有肿块,后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GIST)并完整切除。

胃肠间质瘤,大多数老百姓都不了解它。其全球患病率约例/万人,中国估计每年新发2万例左右。

胃肠间质瘤通常在50-65岁发病,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黑便、呕血)、腹痛、消化道梗阻,但有20%的病人没有症状。从原发的部位来看,60%都在胃部,25%在小肠,还有结直肠、食管等其他部位。一旦转移,以肝和腹膜转移最为常见,较少转移到淋巴结、骨、肺。

被重新认识的病,易被当成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临床上原发的胃肠间质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根据它的大小、核分裂象等分为超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低危和超低危偏良性。

以往内镜下医生经常会把高危的胃肠间质瘤当成平滑肌肉瘤,不少病人被当作平滑肌肉瘤治疗,疗效差转诊后,才发现其实是胃肠间质瘤。

超声内镜、病理活检是确诊和区分手段,非上皮的肿瘤多数是胃肠间质瘤,超声内镜可初步明确来源,常规染色加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可以分辨性质。

胃肠间质瘤切除手术的关键是避免肿瘤破溃,一旦破裂可视为转移,不同于其他肿瘤。有的人胃镜时发现肿块,内镜医生顺手一切,要是切除不完整或弄破溃了,后果很严重。

大部分由基因突变引起,可用靶向药

胃肠间质瘤大多由突变的KIT和PDGFRA基因所驱动,80%-85%是KIT突变所致,PDGFRA突变的仅7%,还有10%-15%无法检测到突变。

未转移的胃肠间质瘤首选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首次诊治非常重要,应该结合病理和影像学,多学科会诊制度下对肿瘤进行评估。

若觉得手术有困难、可服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等,让肿瘤缩小,再把它完整切除。单纯手术可治愈70%左右的初发胃肠间质瘤,而复发多是术后2年-2年半。术后继续用一段时间靶向药物可降低中、高危患者的复发风险。但晚期转移复发的胃肠间质瘤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把肿瘤病变成一个慢性病,靶向治疗就是一线治疗。专家提醒:不一定有呕血、黑便,40岁以上胃镜不可省

胃肠间质瘤的常见的症状是黑便、呕血,但若肿瘤往外长,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往往长大到压迫到周围脏器或病人自己能够摸到时才去就诊,通常比较晚了。因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应做胃镜。

做胃镜不光是对胃肠间质瘤,还能尽早发现胃癌和胃的其他肿瘤,建议40岁以上要做。现在大多数单位体检都没有胃镜、肠镜检查,建议自己掏钱也要做。如果没有发现病变,3-5年后再做下一次,但有特殊症状要根据需要再进一步检查。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zl/4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