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降部医源性穿孔的处理体会
2020-6-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随着ESD及ERCP技术的广泛开展,临床中十二指肠降部医源性穿孔偶有发生,其累及的解剖位置具有一定特殊性,相应处理是内镜医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主要讨论十二指肠降部肠壁穿孔的处理,不包括合并胆管、胰管穿孔的情况。
病例一
患者,男性,51岁,因“体检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肿物1月余”入住我院。入院后行十二指肠降部肿物ESD治疗,术中发现一小穿孔,在胃镜下予应用金属夹完全封闭创面(参见图片1)。操作结束时放置胃管负压引流。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粘膜慢性炎,局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在术后约22小时左右,突发中上腹剧痛,伴局部压痛,血白细胞升高,行腹部CT提示:十二指肠降部周围积气伴渗出,考虑发生迟发性穿孔,遂转外科行肠壁局部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图片1A:十二指肠肿物,B:ESD过程中发现穿孔,C:应用金属夹封闭创面,D:术后23小时CT发现ESD部位周围积气及渗出
病例二
患者,男性,65岁,因“上腹痛半月余”就诊我院,既往有多次脑梗史。于外院内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转诊我院。入院后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术中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肠壁有小穿孔,在十二指肠镜下予应用尼龙绳及金属夹完全封闭创面,及放置胆管、胰管支架(参见图片2)。操作结束时,留置胃管引流胃液,及十二指肠降部引流管引流十二指肠液。术后病理: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切缘未见明确病变累及。患者数日后恢复良好出院。
图片2A:十二指肠乳头肿物,B:粘膜下注射肿物抬举征良好,C:乳头切除过程中发现十二指肠壁穿孔,D:予放置胆管、胰管支架,应用尼龙绳及金属夹完全封闭创面,E:完整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肿物,F:留置十二指肠引流管,在X线下确认位置良好
讨论:
临床病例纷繁复杂,个体差异很大,以上两个病例只是提供大家讨论的思路和空间。第一个病例虽然及时发现穿孔,并封闭了创面,但患者发生了迟发性穿孔,我们分析原因可能与十二指肠内液体,包括胆汁及胰液对创口的侵袭相关。患者在ESD术后处于相对比较固定的卧位,体位改变较少,由于术中应用解痉药、穿孔后局部刺激等原因十二指肠蠕动功能较差,胆汁及胰液可能对创口有较长时间的持续侵袭,且十二指肠降部壁薄,固有肌层疏松,抗侵袭能力较弱,最终导致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第二个病例,虽患者年纪较大,且有反复脑梗,一般情况欠佳,但术中发现穿孔后,即予应用尼龙绳及金属夹封闭创面,且术后在留置胃管的同时,放置了十二指肠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十二指肠内液体对创面的侵袭,另一方面可以让十二指肠腔处于相对塌陷的状态,减少创面的张力,以利其愈合,患者数日内即痊愈出院。结合以上两个病例及既往的一些临床体会,我们认为针对十二指肠降部医源性穿孔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术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