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瘦子们,您可能已经被这十种病盯上

2016-12-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肥胖虽然影响美观、妨碍自信,但你知道吗?体重过轻带来的健康烦恼,堪比N个胖子瘦不下来的心塞。

究竟体重多少才算过瘦?瘦子有哪些健康风险?如何科学的控制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在追求“瘦”“瘦成一道闪电”是近年来年轻人中很流行的一句话。低脂饮食、素食主义受到追捧,减肥班越办越火,减肥诊所层出不穷。   

丰满点的人希望变苗条,看起来本就有些弱不禁风的女性仍然对身体某个部位不满意,吵吵着要减肥。

1.7米90多斤、1.65米80多斤,这种几乎瘦到没肉的身材成了不少女性梦寐以求的身材。与年轻人不同,一些中老年人由于害怕肥胖可能带来的各种疾病,也在执着地追求一个“瘦”字,甚至减肥减过了头还停不下来。

告诉瘦子们一个不幸的消息

由于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减少,导致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的10%,且在短时间内发生者称为消瘦。

消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体瘦者耐受寒冷和抗疲劳的能力较差,且抵抗力低容易得病。日本研究发现,相比于身材丰满的人,偏瘦体质者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平均寿命较丰满者低6~7岁。不同人群因消瘦带来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对老人来说,消瘦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性别医学》杂志刊登一项为期20年的研究还发现,太瘦的老年人更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等慢性肺病;

女性消瘦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研究则发现,一旦怀孕,太瘦的女性在头3个月发生流产的危险会增加72%;

儿童和青少年消瘦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

美国“网络医生博士”网通过研究指出,身体太瘦对健康也是不利的,并指出下列10种情况尤其要注意:1胃下垂当人体过分消瘦时,身体内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导致用来悬吊、固定胃部的肌肉和韧带松弛无力,腹压下降,于是整个胃部的位置就会降低、胃蠕动减弱,从而引发胃下垂。2胆结石过于消瘦的人大多热量摄入不足,所以身体组织中的脂肪就加速消耗,导致胆固醇在胆汁中的含量增加,胆汁因而变得黏稠,析出结晶并沉淀下来形成结石。研究发现,结石多发生在快速减肥的头2—4个月内。3子宫脱垂没有了足够的脂肪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就形成子宫脱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宫颈口感染,甚至宫颈炎。4不孕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至少要达到17%,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性欲水平。脂肪是雌激素生成的保证。   5骨质疏松美国最近研究发现,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6贫血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而这些,都是贫血的主要原因。7血尿我们的肾脏由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包裹着。过于消瘦的人,肾脏容易下垂并导致内部静脉血渗出,出现血尿。8十二指肠淤滞过于消瘦的人,十二指肠容易被压迫,吃东西难以消化,表现出腹部饱胀不适,伴有疼痛或饭后呕吐。9记忆衰退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它加速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记忆。过于消瘦的人,营养缺乏使脑细胞受损严重,直接影响记忆力。10脱发头发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被称为鱼朊的蛋白质和锌、铁、铜等微量元素。对身体过瘦的人来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均供应不足,因此头发频繁脱落,也逐渐失去光泽。瘦子们,请揣好这份“增肥”指南

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准则,但对于身体偏瘦的人来说,除治疗原发疾病外,调整体重的最佳方式是适度偏食和增加饮食次数。

  1增加主食、高蛋白食物摄入

增加全脂牛奶、鸡蛋、肉、鱼等食物的摄入,保证能量充足;

多吃主食,适当减少蔬菜、水果等的摄入。

2保证三餐并增一餐宵夜

三餐按时吃好,在三餐之间还可加餐,吃一些干酪片、坚果、涂抹花生酱或奶油、炼乳等的面包以及一些肉类;

晚饭后睡觉前可再加餐一顿,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影响睡眠。3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易消化的食物能够加快能量吸收,如用瘦肉做的丸子,用肉末代替排骨,用精米精面代替杂粮粗粮等;

在食物烹饪上也可以进行调整,如蒸蛋和蛋花汤就比炒鸡蛋和煎鸡蛋有利消化吸收;在咨询过医生后,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肠内营养制剂,这类补充剂可提供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且口感不错。   4合理控制运动量

建议运动以力量训练为主,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球类等不宜过多。

  5保证规律作息和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促进体重健康达标的重要保证,应学会调节心情,提升睡眠质量。

图文/源于网络

编辑/陈颖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yf/4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