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猪营养国际论坛听讲笔记六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可持续性:衡量猪饲料工业生态的关键指标以及改进方法

Dr.ThomasKaufmann

德国环保专家

一背景:全球畜牧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养猪业

1在土地和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至年全球对健康且价格实惠食品的需求将超过90亿人对健康安全便宜食品的需求。人口的增长、可支配的收入。

2食品产业价值链未来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创新;效率、生态、食品质量与安全=可持续营养。

3环境影响类别

1)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趋势、能量和资源效率、初级能源需求、空气、土壤和水的质量、氮和磷的超量排放导致了富营养化,氨气的排放是造成酸雨行程的主要(鱼类死亡,森林退化,生物多样土地的利用。

2)土地的利用变化、

3)水资源污染

4)生物多样性

4畜牧业对4个地球环境边界条件(界限内为安全操作区)起主要作用

1)气候变化、遗传多样性

2)土地制度的变化

3)淡水的利用

4)大气颗粒物荷数量。

5畜牧业影响环境的3个重要类别环境变化的主要化合物,以当量值表示。

全球变暖趋势当量值,表示为kg

6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畜牧业占比14.5%

7各畜种全球排放估量:7.1Gt(71亿t)CO2-当量

8温室气体的区域性排放情况,区域性总量排放量及其针对与全球来讲。

9按照养猪供应链划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FAO

10中国不同动物种类的温室气体(GHG)排放:猪占比24%!

11中国养猪生产排放源分解,饲料:施肥和作物秸秆排放的N2O,kgCO2-eq/年等。

12不同商品全球排放强度,所有商品都以蛋白质含量,均值是全球范围计算,代表不同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态区域的总值。

13在中国,猪是蛋白质产出最高效的动物种类之一

14动物源性食品具有相对较高的水足迹既是需水量大。

15对于环境而言,灰水的绝对量对环境指标很重要。1头猪平均要产生5.3kg的废物,也

是很重要的指标。

二如何饲养亿头家畜….如何利用粪肥…?

年2月,中国政府公布了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结果惊人的发现,近三年花费百万元人民币(万美金)调查得出如今中国的农业污染源比工业污染源更大。研究表明,44%的化学需氧量(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来自农业,67%磷排放,57%氮排放至水体。来自产业化畜禽养殖场的粪肥是这一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年中国畜牧业产出48亿吨废弃物。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污染的量和粪肥的问题也将随之增长。

三中国–年环境状况

1环境破坏首次发布中国环境问题;土地污染16%、农田不可用20%、地下水不适于饮用60%

2中国–年的相应措施;修订中国25年前旧的国家环境法、严格的惩罚力度作为重要原则、具体的环境标准

四缓解措施:低排放农业(LEF)概念

1应用最好的实践措施减轻全球畜牧业的潜在污染

2减轻潜在污染的评估不包括农业系统间的变化并假定总产量保持不变

3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具体的减轻潜能:FAO

4使用饲料添加剂,如氨基酸,酶(NSP,植酸酶),肠道调节产品,有机微量元素,抗生素替代品

5寻求低排放的饲料产品

6采用粪肥管理措施循环利用粪中的养分和能量

7改良育种(提高仔猪寿命)和动物健康

8改善生产效率(饲料转化率,产量…)

9低排放农业(LEF):集约化系统解决方案减轻并优化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1)“组合会导致更有效及可持续减少排放和废物,并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从而在动物生产中提高盈利能力”

2)低排放农业内容–商业候选方案,粪污的处理、采用生物发酵,产生的甲烷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用。

3)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改进喂养做法和厌氧消化作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缓解措施,通过粪肥的合理管理,改进饲养方式等可以减少气体的排放。

4)低蛋白和低磷日粮–低农业排放的营养部分,氨基酸的4到5种,是否可以再降低?蛋白减少一点点,气体可以减少3%到5%。

5)试验的研究表明,氨基酸和植酸酶有助于减轻饲养猪和家禽对环境的影响,

6)生态平衡:转向第三维度的可持续日粮,优化配方成本以降低饲料成本。

7)如果没有涉及土地利用变化,降低蛋白轻微影响二氧化碳当量!

8)生长猪:中国标准日粮vs低蛋白日粮的生态影响;通过降低中国猪日粮蛋白来减少环境影响。

9)欧洲每千克活重的猪和肉鸡的沼气创造潜力

10)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使用公认数据和基准参考

11)使用氨基酸和不同沼气:猪使全球变暖趋势降低

12)使用氨基酸和不同沼气:猪使富营养化趋势减少

13)使用氨基酸和不同沼气:使土地酸化趋势减少

仍有一些进一步的其他处理的影响,废液分离的成分(正在研究)

五总结和展望

1农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0%,牲畜牧业占3/4

2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反刍动物为主:中国猪产业份额为24%,远高于全球9%的份额,家禽和猪的氮磷排放显著

3粪肥管理措施和温度对在粪肥存储期间温室气体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有必要掩盖存储罐

4含氨基酸的日粮可显著减少氮排放和相关酸化及富营养化趋势;温室气体减排的意义与LUC和南美大豆紧密相连

5一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每个生产阶段产生的影响;例如农业和化肥的使用,低蛋白日粮应用补料策略,植酸酶和有机微量元素;粪便管理以回收能量并避免存储排放

6沼气可显著减少粪肥存储的排放,并通过电力/热量、天然气或者甚至是柴油替代品(也就是用于卡车或拖拉机的生物燃料)来抵消农场排放

7降低饲料蛋白含量进一步使用更多的氨基酸和沼渣处理提供进一步的减排潜力

8建议政策制定者、畜牧业和动物养殖户推进低排放畜牧业的概念

9LEF概念关于未来集成低排放农场–探索和推广最佳做法以减小畜牧生产足迹,密切的养分循环和生产不需土地的昆虫蛋白饲料。也是资源的最理想的状态。

不同品种猪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发育模式在无菌小鼠上的传递性

刁慧

四川农业大学

一前言

1表型不同---微生物不同

2粪便移植,FMT,试验选用无菌与健康小鼠的移植比较。菌群移植可以使表型在个体间和物种间传递

3动物生产---起步阶段,肠道疾患、肠道发育、肠道表型。可以用于难辨梭菌

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选择大白猪YP、荣昌猪RP、藏猪(TP)进行试验

1)大白猪源菌群小鼠

2)荣昌猪源菌群小鼠

三饲养管理

1所有猪只单笼饲养于温度可控的环境中,自由采食及饮水。

2无菌BALB/C小鼠及日粮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科学中心提供。

3粪便移植

对1日龄的BALB/C乳鼠灌胃接种0.05mL(1.4CFU×)粪便悬液,并将2mL粪便悬液涂抹于代乳鼠皮肤和毛发上,接种后的小鼠按照无菌鼠的饲喂方式进行饲养。

4无菌小鼠存活率

1)初生GF小鼠接种菌群后存活率较高。

2)通过预先置于隔离器中的培养基是否变色污染来判断菌群的转入情况。

5样品采集

1)粪便样品

2)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6测定指标

1)肠道微生物

2)肠道指数

3)肠道形态

4)酶活

5)空肠抗氧化能力

6)基因表达

7数据统计与分析

1)基因表达;2-DDCT

2)数据分析:SASversion8.2,GLMDuncan’stestforgroupsdifference(P0.05)

3)数据呈现方式:meanswithSEM

试验结果:肠道微生物在鼠水平上的差异

肠道微生物在猪群中的差异

实验二肠道的生长和发育

1肠道重量的比较

2无菌小鼠与猪的形态一直

3粪便移植过的小鼠与其供体的变现相同。

8结论

1)不同品种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发育模式各不相同,蔵猪拥有更好的肠道形态和屏障功能。

2)肠道微生物可以携带供体猪肠道发育的部分特征传递给受体无菌小鼠。

展望

1)通过粪便移植解决生猪生产中的肠道疾病问题。机制?

2)营养、微生物与宿主如何互作?

3)生产条件下,如何在现实中推广应用?

纤维对25-50公斤生长母猪苏氨酸与赖氨酸最佳比值的的影响

JohnK.Mathai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一背景

1纤维日粮日益普遍,DDGS,麦麸,油菜籽粕,干酒糟运用已经非常普遍。

2纤维对营养的影响?有机物和能量消化率

3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

4纤维为什么减少氮消化率?

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封装(包埋)

2)增加了內源蛋白质的分泌

3)小肠容积的增加

4)內源损失的增加。上皮细胞、粘膜和粘膜下层损失增加。

5黏蛋白由杯形细胞分泌、黏蛋白不被再吸收,对身体产生特定的作用。

6黏蛋白产生:多面性。

7纤维和苏氨酸,黏蛋白中高浓度的苏氨酸,高浓度的内源苏氨酸会造成其他的损失。

二目的

1确定纤维对25-50kg生长母猪中最佳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的影响

2实验1纤维对25-50kg生长母猪最佳苏氨酸与赖氨酸比值的影响

3试验方法,

苏氨酸滴定法,通过制定低的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的日粮,日粮中通过逐渐增加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使用简单回归分析就能确定最佳比值。通过创建不同纤维水平的相同日粮,确定纤维对最佳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的影响。

4材料与方法:28天生长试验头生长母猪(初始重:26.29±4.64kg),每栏两头猪。12个处理,每种日粮8个重复,6种含15%玉米淀粉的低纤维日粮,6种含15%大豆皮的高纤维日粮,每个纤维水平内:赖氨酸为0.45的基础日粮,SID苏氨酸:赖氨酸分别为0.54、0.63、0.72、0.81和0.90的相应日粮。

5试验结果

1)当日粮中含有纤维时,为获得最佳日增重,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增加5%

2)表明日粮中纤维可增加利于生长的最佳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

三试验2纤维水平对饲喂非常缺乏或稍微缺乏苏氨酸日粮的生长猪的氮平衡的影响

1使用响应参数而不是生长性能来确定纤维对苏氨酸的影响的方法;

1)粪便和尿液中氮的排泄、

2)氮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氮的保留。

36头生长母猪(初始重:29±0.74kg)适应7天后,收集5天的粪便和尿液。3分组,4个处理,每种日粮9个重复,拟定2×2因素组合的日粮,2种含有15%玉米淀粉的低纤维日粮、2种含有15%大豆皮的高纤维日粮。

2两个假设:

1)增加日粮中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是否会增加日粮中氮的沉积。

2)日粮中的纤维是否会减少动物中氮的沉积。

3结果:

1)纤维增加了总氮的产出,同时氮排泄由尿液转到粪便。最高的氮沉积率存在高纤维组。高比例组与低的比例组是一样的,说明,动物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氨基酸。

2)纤维减少了氮的总消化道消化率(数据未标明)

3)饲喂高苏氨酸日粮的猪中氮保留的增加表明这些日粮较为接近需求。

4)饲喂高苏氨酸日粮猪的氮保留之间的差异表明饲喂高纤维、高苏氨酸日粮的动物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苏氨酸。

5)日粮中的纤维可能要求更高含量的苏氨酸

四试验三

1试验目的:各种纤维水平对饲喂苏氨酸限制性日粮的生长猪的氮平衡的影响

2试验材料:96头生长母猪(初始重:28.98±2.0kg),适应7天后收集5天的粪便和尿液。12个处理,每种日粮8个重复,拟定的3×4因素组合的不同日粮,3种无纤维来源的低纤维日粮、3种含15%玉米DDGS和小麦的中等纤维日粮、3种含30%玉米DDGS和小麦的中等纤维日粮、饲喂试验猪其维持需求的3.2倍。

3试验结果

1)SID苏氨酸:赖氨酸增加时,尿氮的输出降低。

2)SID苏氨酸:赖氨酸增加时,粪便中氮的输出增加

3)在纤维水平内SID苏氨酸:赖氨酸增加时,氮保留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增加。

4)高纤维含量很多,氮沉积值会影响总氮消化率。

五综合结论与推论

1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饲喂高纤维日粮猪的SID苏氨酸:赖氨酸比值比饲喂低纤维日粮的高。

2为了使生长性能最大化,当日粮中纤维水平增加时,应该增加苏氨酸的含量。

后备母猪猪舍自动饲喂系统

Dr.JohnPatience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

4,头母猪规模农场部分完工图

在美国的生产商来讲,密度会低,过滤网会准备,大多数会降低疾病的风险。第二,GDU母猪的发病单元,50kg会及时观察,会不会生病,没有生病才会继续养殖。

尺寸大概有7英寸*5英寸的大小,仔猪的生存空间增加25%。

1仔猪的断奶后,到育肥阶段,断奶之后大概要在这4周时间。

2动物福利,仔猪活动空间、分娩期、泌乳期等都会考虑。

3配种栏母猪进入4到15天,没有发情便会赶出。饲料器很特别是可以动的。

4怀孕母猪群居舍,有居住区,头朝外,屁股往里,有安全感。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猪群的惊慌。

5母猪电子饲喂器,每栏可以容纳1比60,可以根据品种的来定。有电脑控制,耳朵上有接受器,每头猪的数据都会在电脑上显示。没有吃饱,可以随时回来,门带有自动开开。

6产仔栏,对于传统栏来讲,都会存在一个个的栅栏,伸出来部分,可以保护仔猪,还有额外的热源。

7产房:四排。

8员工室:员工室要有一定的舒适度。干净:入场通道与淋浴室和员工室隔开。主要的通道走廊——部分的分区通道。可以同时进行赶猪群。

参观猪舍的感受,在养猪集约的地方建造猪场的原因,是属于家族原因,平常1个人要照顾头猪。未来的目标,万到万要建造保育与育肥舍。

总结

伍国耀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

1中国在30年来,中国的对养殖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中国的猪生产,高产出、低效率。中国猪肉占全世界的50%。

2感染状态下的蛋白质分解

3猪生产的几个阶段,日粮中的营养成分在各个阶段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仔猪仍是







































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白癜风会传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yy/3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