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常见疾病
2020-7-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hn.qq.com/a/20161116/037913.htm内镜治疗常见疾病1、消化道息肉2、消化道粘膜下肿物3、胆总管结石4、贲门失迟缓5、胰腺假性囊6、食管、胃肠道狭窄01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泛指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包括食管息肉、胃息肉、大肠息肉。
息肉分型及治疗适应症
息肉组织学分型包括肿瘤性息肉(腺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炎性、增生性、错构瘤性)。
适应症: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即使很小,亦应切除,炎性、增生性、错构瘤性息肉少有恶变,但内镜下不易与小的腺瘤相鉴别,也应尽可能切除,内镜下切除为治疗息肉的首选方法。
胃息肉APC术
肠息肉EMR术
内镜下治疗主要包括:氩离子凝固术(APC)、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经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MR)、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APC适用于广基小息肉,对于较大的广基息肉多采用EMR摘除。于黏膜下注射美兰+甘油果糖,将病变黏膜与固有肌层充分分离,然后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隆起息肉,对于较大息肉,可采取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
主要并发症:
出血:观察指标:胃管、排便、心率、血压
1.药物
2.出血患者均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处理
穿孔:观察指标:体温、腹痛
1.保守治疗可有效治愈穿孔。
02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位于粘膜下的各种肿瘤,表面有正常黏膜覆盖,内镜下形态相似,统称为粘膜下肿瘤(SMT)。大多数胃粘膜下肿瘤是非上皮源性的,除异位胰腺外,均来自胃壁间叶组织,主要有间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
食管、胃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方法主要有:EMR,ESD,结扎剥离,隧道,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R)。
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对于凸向浆膜下生长,与浆膜层紧密粘连的固有肌层肿物,可采取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
ESD治疗黏膜下肿物的主要步骤:
1、标记2、黏膜下注射3、切开病变外侧缘黏膜4、剥离病变5、处理创面6、切除病变送病理
ESD治疗术后并发症
出血是ESD主要并发症,术中发生出血可应用APC电凝、热活检钳钳夹血管后电凝等方法止血。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多采取保守治疗。
穿孔一般较小,术中能及时发现,应用止血夹往往能夹闭。
ESD术后第一天常规禁食水,常规补液,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止血药物,胃肠减压,观察有无创面出血。
03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位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成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胆总管结石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绞痛和对穿性背痛,寒战、高热和随后发生的黄疸三大组症状。
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相对常规外科手术,ERCP技术创伤小,具有痛苦少、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及很好的可重复性,它是当前胆总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他诊疗操作。
ERCP技术主要包括: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扩张术,胆管、胰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管、胰管狭窄扩张术,鼻胆管、鼻胰管引流术,胆管支架、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等。
ERCP并发症
ERCP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胰腺炎等,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0.3%~3.3%),其中以胰腺炎最多见。
术后处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注意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于术后3小时和12小时分别抽血查淀粉酶,若升高,继续查24小时淀粉酶。若淀粉酶正常,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即清淡、易消化、低脂肪、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膳食,过早进食可引起切口出血。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3天,以预防感染,并使用抑酸药等对症处理。对3h后淀粉酶升高者,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
注意:ENBD/体温/腹痛
04贲门失迟缓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以致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胃内,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可伴有体重减轻甚至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意:术前准备
目前国际上最领先的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的技术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该方法采用内镜下器械切开食道粘膜进入粘膜下层建立“隧道”后进入固有肌层,至上而下纵行切开食道下端横行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免除了外科手术的痛苦,患者耐受性好,疗效肯定。
术后处理:术后应先禁食水,可以进食后应有流食、半流食逐渐过度,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补液、应用抑酸药、粘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感染等情况发生,如:发热、胸疼、腹痛、便血等。
注意:气胸、纵隔炎
05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是含有多种消化酶的胰液自坏死的胰腺组织渗出至胰腺周围,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沉着,经一周至数周后形成纤维包膜。假性囊肿大多有急性胰腺炎所致,少数为胰腺外伤或胰癌所致。
少数假性囊肿无症状,仅在B超检查时发现,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系由巨大囊肿压迫邻近脏器或组织所致。约80%-90%发生腹痛,疼痛部位大多在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除了压迫症状可引起的恶心、呕吐、食物下降、低热、腹泻、黄疸等症状外,胰腺假性囊肿还可并发严重的致命性的囊肿感染,囊肿破裂、出血、穿孔等。
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法: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假性囊肿的首选微创方法,其他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囊肿引流、经皮引流等。
术后处理:术后应先禁食水,可以进食后应由流食、半流食逐渐过度,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补液、应用抑酸药、粘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感染等情况发生,如:发热、胸疼、腹痛、便血等。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CT,若囊肿缩小,内镜下给予拔除引流管,否则需进一步治疗。
06食管狭窄
食管狭窄包括:炎性狭窄,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肿瘤性狭窄,发育异常,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迟缓,弥漫性食管痉挛)。
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内镜下扩张术和食管支架植入术。
内镜下扩张术的适应症:炎性狭窄,肿瘤性狭窄,贲门失迟缓。
食管支架植入术
适应症:有手术禁忌的食管癌、贲门癌、肿瘤复发、贲门失驰缓症、食管气管瘘、食管纵膈瘘等。
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气管瘘,胸骨后疼痛,异物感,胃食管反流,食管再狭窄,支架移位等。但是,一些并发症可以预防和处理的,术后患者住院观察及治疗一段时间,适当使用抑酸剂、止血药、止痛药等可减轻并发症,并对患者术后饮食及生活等进行教育和指导。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