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误吞2颗磁珠致肠穿孔专家提醒,
2024/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湖南日报4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王铭俊通讯员刘少红姚家琦)4月13日,医院见到了9岁女孩欢欢(化名)。半年前,她的右侧胸壁长了一个肿块,没有在意,也没有告诉家长。一周前,欢欢妈妈发现其胸壁上明显凸起的肿块,便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手术,成功切除了超过4斤的脂肪母细胞瘤,而它的元凶竟然是2颗磁珠。3岁6个月的玲玲1月前医院,医生考虑肺炎,予做胸片检查,结果发现腹部消化道异物。当时玲玲并无腹痛、呕吐等,医生建议暂时先观察,看能否自行排出,如有不适随诊。虽然一个月来,欢欢一直没有腹痛、呕吐等症状,但异物却迟迟没有排出,家长十分担心,医院普外二科。起初妈妈看到X片结果,肯定地说孩子腹部的异物为纽扣电池,但医生术后取出的异物却是2颗磁珠。原来,这种磁珠就是市面上出售的巴克球——一款国外流行并引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医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刘登辉介绍,巴克球绝非宣传的“益智玩具”。前几年德国和美国都曾召回过磁珠类玩具,原因是这些磁珠其尺寸和形状,容易被孩子放进嘴里,导致严重后果。“巴克球因颜色鲜艳,直径5毫米左右,使不少小孩将其误当成糖果。”刘登辉说,误食巴克球会引起胃肠穿孔或是肠梗阻。磁珠误吞一颗其实并不可怕,就怕多个磁球一块误吞。多颗磁珠会因为吸力的相互吸引,造成胃肠道穿孔或梗阻的现象,一旦耽误病情,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会危及生命。(巴克球,网络图)4月12日,医生为欢欢行了腹腔镜下消化道异物(磁珠)取出,肠修补手术,家属脸上露出笑容。玲玲肠穿孔后形成了肠内瘘,但所幸未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腹膜炎等情况。据悉,每年,医院普外二科收治需要手术取出的误吞磁珠病例达20余例。刘登辉特别提醒家长们,不要太小看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给孩子买磁珠类玩具。[责编:周阳乐][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