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名医不能被忽视的漏斗胸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漏斗胸,一个多发于少儿时期的胸部疾病,一个极易被家长和患者忽视的健康破坏者,一个会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创伤的凶手,面对如此一个悄无声息,而又破坏力巨大的疾病,我们怎样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北方名医》特邀中国医院胸外科主任田大力,为您讲解。
什么是漏斗胸
漏斗胸是前胸壁最常见的畸形,约占全部胸壁畸形的90%,表现为胸骨体及相连接的肋软骨凹陷,胸骨—脊柱间距变小。多见于儿童,男女之比为2:1~4:1,有很多被忽视了没有治疗的。
漏斗胸对健康的危害
作为一种常见的胸壁畸形,漏斗胸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影响,尤其是对心肺功能的损害,与年龄及严重程度有关。漏斗胸患者由于胸骨凹陷,不仅影响胸壁美观,带来心理障碍,畸形严重者可因胸腔容积的减少和挤压心脏影响心肺功能,进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障碍。因此对于漏斗胸,尤其是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受影响以及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均应施行矫形手术。
漏斗胸的病因
虽然大多数病例是散发的,但有报道称约37%的胸壁畸形有家族史。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漏斗胸和获得性漏斗胸。先天性漏斗胸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膈肌发育不良、骨和肋软骨发育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而获得性漏斗胸多由各种其他胸壁疾病、马凡综合征、手术以及创伤等因素造成。
漏斗胸的分类
漏斗胸按病变形状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根据漏斗胸指数(FI:凹陷最严重处胸廓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凹陷容积、胸脊间距、轮廓测量以及计算不对称程度、平整度、胸骨旋转、心肺受压程度等指标可将病情分级。
漏斗胸现在如何治疗
☆胸腔镜下胸骨后支架法漏斗胸矫形术(Nuss法手术)
手术方法:术前根据胸廓大小选择合适的钢板支架,在胸骨凹陷最低水平处,右侧胸壁腋前、腋后线之间行一1.5cm微小切口。在胸腔镜直视下用支架游离胸骨下凹陷,在胸骨后越过纵隔至对侧胸腔并由前胸壁穿出,把钢板支架其翻转°,使胸骨和前胸壁突起,将漏斗胸矫形制正常状态。将支架套入固定器,将固定器缝合固定于胸壁软组织。平均住院时间5~7日。术后2年左右拆除支架。
手术优势: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无胸骨后粘连的对称性漏斗胸。
术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架。必要时可放多个支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术后较少发生并发症,主要为感染、血胸和气胸,发生率为10%以下,但不影响住院天数。
该手术现已成为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方式,我国正逐步开展该手术方式,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术式。漏斗胸的矫治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手段,总之,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成熟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减少,微创手术将可能越来越多取代有创手术,成为漏斗胸矫治的有效方法。
漏斗胸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次日离床活动
常规镇痛3-4日
术后6日出院
2年以后拆除支架
术后定期随访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
一般认为,6岁以下患儿术后不易管理,6-12岁为手术最佳时机,3岁以上所有年龄段均适用Nuss手术。
更多精彩漏斗胸可以预防吗?
漏斗胸如果没被发现会越来越重吗?
所有的漏斗胸患者都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北方名医》
权威解读本期嘉宾中国医院胸外科主任田大力
播出时间:
8月5日11:41
8月6日07:07
《北方名医》
-
辽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北方名医》本期权威嘉宾
——田大力主任
田大力,中国医院胸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辽宁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肺癌学会会员,先后多次赴日本京都大学和三重大学留学和进修,具备解决疑难重危病症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中国医院胸心外科
年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现拥有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学历人员9名,年门诊量人次,年收住院病人余人次。学科诊疗特色突出,开展并完成各种胸外科领域的高难度手术及疑难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