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护考考点收藏识记

2017-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知识点一

插入胃管的方法

(1)在评估的基础上,准备用物。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坐位或仰卧位,颌

下铺治疗巾,酌情取下义齿。选择通气侧鼻腔,清洁鼻腔。

(2)打开鼻饲包,取出胃管,测量插管长度并作标记。测量方法有两种:①从发际到剑

突的距离;②从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55cm。

(3)润滑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①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4~16cm处),嘱患者

做吞咽动作,可顺利将导管插入。②如患者出现恶心,应暂停插管,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吞咽

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

现象,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胃管。

(4)昏迷患者插管时应注意:①在插管前,应协助患者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

14~16cm时,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便于胃管顺利通过食管口。

(5)胃管插至所标记处,先证实胃管在胃内,方法有三种:①将胃管末端接无菌注射器

回抽,可抽出胃液。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碗中,元气泡溢出。如有大量气泡,证明已

误入气管。③将听诊器放在患者胃部,用无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有气过水声。

(6)灌注食物及药物的方法: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

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知识点二

产程分期: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

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约

需几分钟至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此产程需5~15分钟,一般不超

过30分钟。

知识点三

导尿术的操作要点

(1)女患者导尿术

①备好用物携至病床旁边,核对并向患者解释。

②关闭门窗,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③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不能起床的患者,协助其清洗外阴。

④协助患者脱对侧裤腿,盖于近侧腿上,并用大毛巾遮盖,对侧用盖被遮盖。

⑤弯盘放于近会阴处,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消毒用物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右手

持止血钳夹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其原则是由上至下、由外向内。

⑥在两腿间打开导尿包。

⑦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左手拇、示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持止血钳夹消毒棉球

再次消毒,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内向外。

⑧嘱患者张口呼吸,左手固定小阴唇不放,右手另换一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

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左手松开小阴唇,固定导尿管。

⑨引流尿液,治疗碗内盛满尿液后,用止血钳及时夹住导尿管末端,将尿液倒人便盆内。

⑩如需留尿培养标本,用无菌标本瓶或试管接取中段尿5ml,妥善放置。导尿毕,用纱

布包裹导尿管,轻轻拔出,脱去手套,撤去洞巾,清理用物。

(2)男患者导尿术

①准备工作同“女患者导尿术”中所述①~④的内容。

②弯盘放于近会阴处,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消毒用物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右手

持止血钳夹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

③在两腿间打开导尿包。

④左手持无菌纱布包住阴茎,后推包皮,暴露尿道口,右手持止血钳夹消毒液棉球,再

次自尿道口螺旋向外消毒尿道口、阴茎头、冠状沟,污染物放于床尾弯盘内。

⑤左手持无菌纱布包住并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呈60°角(使耻骨前弯消失,以利插

管)。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

入2cm。

⑥其余步骤同女患者导尿术。

知识点四:

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

中以肺动脉狭窄为主要畸形。

(1)临床表现:青紫,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多于生后3~6个月逐

渐出现青紫,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球结膜等处。青紫持续6

个月以上者,可见杵状指(趾)。患儿有蹲踞现象,即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使右

向左分流减少,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有些患儿可有缺氧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

安、发绀加重,重者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哭闹、排便、感染、贫血或睡眠苏醒后均可诱发。查体可见患儿发育落后,有青紫、舌色发

暗、杵状指(趾)。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

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第二心音减弱。常见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

红细胞增多症。

(2)辅助检查:①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多。②心电图: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大。③X线检查:心影呈靴形,即心尖上翘、心腰凹陷,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

增加。

(3)治疗要点:①缺氧发作:立即予以膝胸体位;吸氧、镇静;吗啡0.1~0.2mg/kg,皮

下或肌内注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加入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纠正代谢性酸

中毒,给予碳酸氢钠,缓慢静脉注入;严重意识丧失,血压不稳定,应尽早行气管插管,人

工呼吸。②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施行根治术。轻症患儿,手术年龄以5~9岁为宜。

知识点五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1.症状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等情况。典型表现为起病多急骤,

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迭39~41℃,呈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

咳嗽时加剧。干咳,可有少量黏痰,典型者在发病2~3天时咳铁锈色痰。

2.休克型肺炎感染严重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及意

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可以体温不升,常无咳嗽、咳痰现

象。休克型肺炎出现休克体征。

3.体征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肺实变时表现为患

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干、湿啰音,累及胸膜时,

可闻胸膜摩擦音。

治疗原则

1.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2.尽量不用退热药,避免大量出汗而影响临床判断。

3.休克型肺炎首先应注意补充血容量,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使用适量的血管活性

药物,维持收缩压在90~mmHg;宜选用2~3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大剂量、静脉给药。

对病情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知识点六: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随地便溺。患者应

答尚准确,但有时吐字不清楚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

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知识点七: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

(1)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瓣膜关闭不全造成,以主动脉辩受损最多

见。其次为二尖瓣受损,三尖瓣受损也可发生。

(2)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以瓣膜周围特别在主动脉瓣环多见,

可导致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主动脉瓣感染时,出现冠状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引起冠状动

脉栓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4)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5)心肌炎。

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受累动脉多为近端主动脉以及

主动脉窦、脑、内脏和四肢,可扪及搏动性肿块,发生于周围血管时易诊断。

3.迁移性脓肿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发生在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包括脑栓塞、脑细菌性动脉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

5.肾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患者;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肾脓肿,少见。

知识点八:

高血压的用药

处理高血压急症应使用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临床上一般情况

下首选硝普钠。

(1)硝普钠:可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可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静

脉滴注10~25μg/min。

(2)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和大动脉。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起效快。在密切观察血压情况下,静脉滴注5~10μg/min。

(3)尼卡地平:本药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在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脑血流量,主要用

于高血压危象、急性脑血管病时高血压急症。开始静脉滴注0.5μg/(kg·min),逐渐增加剂

量至6μg/(kg·min)。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面色潮红等。

(4)地尔硫革:本药具有降压、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控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观察血压情况下,5~15mg/h静脉滴注。不良

反应有面色潮红、头痛等。

(5)拉贝洛尔:本药起效快,但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妊娠或肾衰竭时高血压急症。开

始缓慢静脉注射50mg,每隔15分钟重复注射一次,使用总量不超过mg。不良反应有

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

知识点九: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大多数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疼痛转

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发病早期有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生弥漫性腹膜炎

后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炎症较重时可出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阑尾

穿孔时体温可达39℃以上,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二)体征

右下腹固定的压痛是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部位常在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阑尾化脓、坏疽时有反跳痛、腹肌紧张。如阑尾炎穿孔时,

疼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右下腹触及边界不清和较为固定的压

痛性包块时,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诊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知识点十:

1.症状

(1)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绞痛、

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

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水肿型患者腹痛3~5天可缓解,出血坏死型患者病情较

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当发生腹膜炎时,疼痛可波及全腹。

(2)恶心、呕吐与腹胀:起病后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

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多数患者出现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常见于出血坏死型患者,由于胰腺发生大片坏死,患者烦躁不安,

皮肤苍白、湿冷,少数患者可在起病数小时突然出现,甚至发生猝死。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呕吐频繁的患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坏死型患者

常有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常伴有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低钙血症引起手足抽搐,为

预后不佳的表现。

2.体征水肿型患者腹部体征轻微,表现为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腹紧张与反跳痛,

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肠鸣音减少。出血坏死型患者上腹压痛明显,并发急性腹膜炎时全腹

知识点十二:

几种不同气胸的临床表现

1.闭合性气胸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肺萎陷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

超过30%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开放性气胸患者表现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胸壁伤口处能听

到空气出入胸膜腔的吹风声。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张力性气胸患者表现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意识障碍等。查

体可见伤侧胸部饱满,常触及皮下气肿,叩诊呈高度鼓音,呼吸音消失。

知识点十三:

结核菌素试验

确定人体是否受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目前多采用PPD。通常取0.1ml,即5结素单位

(TU)于左前臂屈侧中、上交界处做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小

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出现水疤、

坏死为强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若呈

强阳性,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大于成人,因年龄越小,

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弱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予以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除提示没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外,还见于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

暂时受抑制情况。

知识点十四:

静脉注射法(IV/iv)

是自静脉注入无菌药液的方法。

(1)目的:①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迅速产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②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诊断性检查。③用于输液或输血。④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浅静脉(如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及腕部、手背、足背、踝部

等处的浅静脉。

(3)操作要点

①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备齐用物。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

③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垫枕,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注意止血

带的末端应向上。

④以选定的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常规消毒,待干。

⑤嘱患者握拳,以使静脉充盈。再次查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⑥用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并

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⑦见回血后,证实针头已刺人静脉,可顺静脉方向再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

拳,固定好针头,缓慢注入药液。

⑧在推注药液的过程中,应缓慢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在静脉内。注射完毕,用无

菌干棉签轻按穿刺点上方处,快速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再次查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知识点十五:

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2)原因:由于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连续输液过程

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

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3)护理措施

①预防: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并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尽;输液过程中,

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发现药液输完及时拔针。

②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

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

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③给予高流量氧气吸人。

④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知识点十六:

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的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①促进卵泡发育。②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提高子宫

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对子宫内膜有增生作用;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

稀薄,易拉成丝状。③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④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

化。⑤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⑥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

馈调节,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⑦促进水、钠潴留。

(2)孕激素:①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

为分泌期内膜;抑制宫颈内膜的黏液分泌,性状变黏稠。②减低输卵管的收缩。③使阴道上

皮脱落加快。④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⑤使乳腺腺泡和

乳腺小叶增生发育。⑥促进水、钠的排泄。⑦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

(3)雄激素: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②维持女性正常生育功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

长;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知识点十七: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长。

(1)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在气候寒冷或突变时发生咳嗽且轻微,病重则四季均咳嗽。晨

间咳嗽较重,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当感染时,痰量增多,往往清晨起床或体位改变时

较明显,可有黄绿色脓性痰,偶带血。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喘息。

(2)阻塞性肺气肿:除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外,同时伴有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病情

发展,甚至在静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

(3)全身症状:有疲劳、食欲缺乏和体重减轻等。

2.体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肺啰音可增多。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可

闻及哮鸣音。

典型肺气肿体征为:桶状胸,胸部呼吸活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

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

知识点十八: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门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1)脾大:由于脾淤血,可有轻、中度脾大。晚期可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

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临床上重要的侧支循环包括: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时,可发生呕血、黑便及休克症状;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表现在脐周与腹壁迂曲的

静脉,以脐为中心向上及下腹延伸;③痔静脉扩张,是门静脉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的直

肠中、下静脉吻合,可扩张形成痔核,破裂时引起便血。

(3)腹水:75%以上失代偿期患者有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常有腹胀感、

呼吸困难、脐疝、下肢水肿。腹壁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知识点十九:

内痔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分为4期:

I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块不脱出肛门外。

Ⅱ期: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排便时痔块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

Ⅲ期: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

Ⅳ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有时伴局部瘙痒。若形成血栓性外痔,则有肛

门剧痛,排便、咳嗽时加剧,在肛管皮下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知识点二十:

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用于预防接种;是局部麻

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①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②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③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操作要点

①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检查用物,核对患者。

②选择注射部位,用70%乙醇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查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③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并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

角刺入皮肤,注入0.1ml药液。

④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用棉签按压。勿揉擦局部,嘱患者不要离开病室,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4)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②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注射

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

③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④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⑤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同一部位,注入0.9%氯化

钠注射液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知识点二十一:

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

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1)临床表现:小型缺损,患儿可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大、中型缺损,左

向右分流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多有乏力、气短、多汗、生长发育缓

慢,易患肺部感染,婴幼儿常出现心力衰竭。当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时,可出现青紫。

查体可见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5)/6级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第二心

音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第二心音亢进。

并发症:易合并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

炎。

(2)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左心室轻、中度肥厚;X线检查:中、小型缺损者心影大致正常

或轻度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大型缺损者,肺纹理明显增粗、增多,左心室、右心室均增大。

重度肺动脉高压时,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凸出,肺野明显充血。

(3)治疗原则:①内科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症状时强心、利尿、抗感染、扩张血管

及对症治疗。②外科治疗:大、中型室间隔缺损可介入或手术治疗。禁忌证:艾森曼格综合

征。

知识点二十二:

输液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

1.发热反应

(I)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患

者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患者寒战后,体温可高达

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3)护理措施

①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②反应轻的患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

③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④对症处理: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⑤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知识点二十三:

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咳粉

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2)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

①预防: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年老体弱的患

者和婴幼儿更应慎重。

②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③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④给予高流量吸氧,使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

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进行氧气吸入,因为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

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⑤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

⑥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

⑦做好心理护理:支持安慰患者,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知识点二十四:胎盘早搏的临床表现

妊娠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1.轻型外出血为主,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是阴

道大量出血,色暗红,伴轻微腹痛或无腹痛,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腹部检查:子宫软,

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符合妊娠月份,胎位清,胎心率多正常,腹部压痛不明显或仅有局部

轻压痛。

2.重型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

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部疼痛和(或)腰酸、腰背

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呈正相关。可元阴道流血或少量阴道流血及血性羊水,贫血程度

与外出血量不苻。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宫底随胎盘后血

肿增大而增高。

知识点二十五:

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尿糖阴性也

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肾疾患时肾糖阈升高,血糖虽已轻度或中度升高,尿糖仍阴

性;妊娠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尿糖可呈阳性。

在多数情况下24小时尿糖总量与糖代谢紊乱程度一致,可作为判定血糖控制的参考指

标。

2.尿酮体测定尿酮体阳性,对新发病者提示为1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或正在治疗

中的患者,提示疗效不满意或出现重要的并发症。

3.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空腹血

糖≥7.0mmol/L,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4.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需进

行OGTT。OGTT应在不限制饮食和正常体力活动2~3天后的清晨(上午)进行,应避免使

用影响糖代谢的乙醇和药物,试验前禁食至少10小时,其间可以饮水。

(2)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者。

知识点二十六:

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

(1)体温过高: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准):低热:体温为37.3~38.0℃;中等热:体

温为38.1~39.0℃;高热:体温为39.1~41℃;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2)发热的过程

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患者畏寒、无汗、皮肤苍白,时有寒

战。

②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临床表现:患者颜面潮红、皮

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③退热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临床表现:患者大量出汗,

皮肤温度下降。

(3)热型

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伤寒、肺炎链球菌肺炎等。

②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

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③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④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

等。

(4)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①密切观察:测量体温,对高热患者应每隔4小时一次,待

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②卧床休息:高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

耗。③物理降温。④保暖:患者如伴寒战,应及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⑤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

充大量消耗的水分,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⑥口腔护理。⑦保持皮肤清洁。⑧心理护理。

知识点二十七:

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活动能力

(1)穿弹力袜或缚扎弹力绷带,促进静脉回流:穿弹力袜时应抬高患肢,排空曲张静脉

内的血液后再穿,注意弹力袜的薄厚、压力及长短应符合患者的腿部情况。弹力绷带应自下而上包扎,包扎不应妨碍关节活动,并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以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和保

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宜。手术后弹力绷带一般需维持2周方可拆除。

(2)保持合适体位: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胭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或卧床

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肥胖者应有计划地减肥。

2.预防或处理创面感染

(1)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有肿胀、渗出,局部有无红、

肿、压痛等感染征象。

(2)加强下肢皮肤护理:预防下肢创面继发感染,做好皮肤湿疹和溃疡的治疗和换药,

促进创面愈合。

知识点二十八: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术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确切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

1.特殊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

大隐静脉,然后让患者站立,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若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

示瓣膜功能不全。若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明交通静

脉瓣膜关闭不全。

(2)深静脉通畅试验: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患者连续用力踢腿或作下蹲活

动10余次,随着小腿肌泵收缩迫使浅静脉血向深静脉回流而排空。若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

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胀痛,提示深静脉不通畅。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下肢,在大腿根部扎上止血带,然后从足

趾向上至胭窝缠缚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缠绕第二根弹力绷带;让患者站立,

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缠缚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第二根绷带之间的间

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知识点二十九:

先兆临产的临床表现

1.不规律的子宫收缩分娩前1~2周,子宫出现不规律的收缩,常在夜里出现,收缩

持续30秒,间隔10~20分钟,收缩强度不进行性加强,间隔时间不一,孕妇自觉轻微腰酸、下腹轻微酸胀。

2.胎儿下降感临产前胎先露下降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下降。

3.见红为分娩前兆。正式临产前1~2天,阴道内流出少量血性黏液或血性白带,称

为见红。

知识点三十: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1)上腹痛: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胃溃疡的疼痛性质为烧灼或痉挛感,部位在剑

突下正中,疼痛常在进餐后0.5~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疼痛

复发,其典型节律为“进食一疼痛一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疼痛为饥饿痛或空腹痛,其

疼痛节律为“疼痛一进食一缓解”。

胃肠道症状还可表现为反酸、暖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胃溃疡较十二指肠

溃疡为多见。

(2)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失眠、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可以有消瘦、贫血

等症状。

知识点三十一:

消化性溃疡术后并发症

(1)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

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

(2)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常在术后1周左右发生。

(3)术后梗阻,多发生于毕Ⅱ式术后,特征表现是呕吐。

①吻合口梗阻: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表现为呕吐物为食物,不含胆汁。一般

经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后可缓解,若3~4周后仍不缓解须再次手术解除梗阻。

②输入段梗阻:若为急性完全性梗阻,呕吐频繁,呕吐物量少不合胆汁,呕吐后症状不

缓解,应及早手术解除梗阻;若为慢性不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进食后15~30分钟喷射状呕

吐大量含有胆汁的液体,呕吐后症状消失。数周或数月内不能缓解,应手术治疗。

③输出段梗阻:呕吐物含食物和胆汁。先行非手术疗法,若不缓解,应手术解除梗阻。

(4)倾倒综合征

①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于毕工式手术后,主要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丧失幽门括约

肌的控制,导致食物排空过快,高渗食物快速进入空肠,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使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同时肠管膨胀、肠蠕动亢进、排空加速引起。主要表现为进食10~20分钟

后出现上腹胀满、恶心、呕吐,伴肠鸣和腹泻、心悸、大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平

卧数分钟后可缓解。预防方法: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成、过浓、过热流食,宜进食低糖

类、高蛋白饮食,餐时限制饮水。

②晚期倾倒综合征:主因进食后胃排空过快,含糖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刺激胰岛素大量释

放,继而发生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餐后2~4小时,患者出现心慌、无力、眩晕、出汗、

手颤、嗜睡,也可导致虚脱。出现症状时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减少糖类

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食多餐。

知识点三十二:

小儿肺炎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肺部X线以肺间质病变

为主,常伴有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临床表现分为两种类型:①喘憋性肺炎:起病急骤、

喘憋明显,很快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肺部体征出现早,以

喘鸣音为主,还可听到细湿啰音。②毛细支气管炎:有喘憋表现,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2)腺病毒肺炎:临床特点为: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

明显,体温达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重症可持续2~3周,咳嗽频繁,可出现喘憋、

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多在发热4~5日后开始出现肺部湿啰音,以后因肺

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X线胸片改变出现较肺部体征为早,特点为大小不等的片状

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病灶吸收需数周至数月。

(3)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是症状与体征不成比例。起病多较缓慢,学龄期儿童多见,

学龄前期儿童也可发生。刺激性干咳为突出的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常有发热,热

程1~3周。而肺部体征常不明显。中毒症状也不重。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如

心肌炎、脑膜炎、肝炎、肾炎等。肺部X线分为4种改变:①肺门阴影增多为突出表现;②

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变影。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本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临床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

多呈弛张热,婴幼儿可呈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咳嗽、呻吟、呼吸困难。肺部

体征出现早,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易并发脓胸、脓气胸。常合并循环、神经及消化系

统功能障碍。

知识点三十三:

知识点三十四:

1,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

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稍事活动即引起气急、心悸,有轻度脏器淤血体征。

心功能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状态下也出现气急、心悸,有重度脏器淤血体征。

2,护理措施

心功能I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心功能Ⅱ级:可适当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心功能Ⅲ级: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严格限制的体力活动。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知识点三十五:

心绞痛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措施

1.心绞痛发作期治疗

(1)发作时立刻休息。

(2)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舌下含化硝

酸甘油0.3~0.6mg,1~2分钟开始起效,作用持续30分钟左右。

2.缓解期治疗①尽量避免已确知的诱发因素。②使用硝酸酯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醇酯

等。③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④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地尔硫革等。⑤应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

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为2~4L/min。

2.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生心绞痛的诱因,发作时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

解方式、伴随症状等。

3.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硝酸甘油时,嘱咐患者舌下含服或嚼碎后舍

服。含药后应平卧,以防低血压的发生。

4.饮食护理宜给予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纤维素

和丰富的维生素饮食,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知识点三十六: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症状:疼痛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为主,可波及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

(2)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偶可伴有濒死感。

(3)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

(1)疼痛: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

烦躁、大汗、濒死感。一般无明显的诱因,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

油无效。

(2)胃肠道症状及发热:恶心、呕吐、上腹胀,一般在发生疼痛24~48小时后,出现发

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一般发热体温在38℃左右,多在1周内

恢复正常。

(3)心源性休克:疼痛时血压下降,如疼痛缓解时,收缩压10.7kPa(80mmHg),同时伴

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则为休克表现。

(4)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前24

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心宣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死亡的主

要原因。体征包括:心率增快或变慢,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音降低。除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患者的血压均下降。

(5)心力衰竭约半数患者在起病最初几天,疼痛或休克好转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

发绀、烦躁等心力衰竭的表现,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知识点三十七:

心衰的病因及诱因

1,心衰病因

①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②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辩狭窄等。

2,心衰诱因:感染是最常见的和最主要的诱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知识点三十八: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1.减轻心脏负担

(1)休息

(2)饮食:应低钠饮食,同时要少食多餐。

(3)吸氧

(4)利尿剂的应用:可排出体内潴留的体液,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3.扩血管药物的应用通过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扩张小静脉,减轻心脏

前负荷。

4.正性肌力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

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伴有心房颤动和心室率增快的

心力衰竭,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均有效。

②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

死24小时内不宜使用。

③常用的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毛花苷丙。

④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反应: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易发生中毒。常见毒性反

应有:

a.胃肠道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b.神经系统表现:视力模糊,黄视、绿视,头晕,头痛等。

c.心血管系统表现:是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最

为常见,常有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2)β受体兴奋剂:常用的有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静脉滴注,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用量。

知识点三十九: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

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①新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

天后才达成人水平;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淤

积。

4.肠肝循环的特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胆

原、尿胆原;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

红素,后者又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

知识点四十: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日全身皮肤发黄,头面部、颈部、躯干、腿部及口腔黏膜

比较明显,5~7日达到高峰,以后逐渐消退。

2.病理性黄疸Rh溶血者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感染引起的

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且黄疸持续

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

知识点四十一:

血胸患者的护理措施

1.非进行性血胸小量积血可自行吸收;积血量多的可做胸膜腔穿刺术,尽可能抽净

积血,必要时作胸腔闭式引流,促使肺扩张,改善呼吸功能。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输血、补

液,预防并发脓胸及纠正低血容量。如有进行性出血,应立即剖胸止血,持续作中心静脉压

监测,及时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

2.对于已感染的血胸遵医嘱早期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同

时补充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全身支持治疗。

3.少量凝固性血胸通过胸部理疗多可吸收,不需手术;但中等以上凝固性血胸,除

可发生感染外,尚可发展为机化性血胸,影响肺功能,应及早剖胸清除积血和血块。血块机

化形成机化性血胸后,可于伤后4~6周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知识点四十二:

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及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但皮肤

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

2.炎性漫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旧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

皮肤表面颜色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出现水疱。水疱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

的创面,患者感觉疼痛。

3.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患者感觉疼痛加重;重者坏死

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可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达骨骼,甚至造成败血

症。

知识点四十三

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1)孕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2)对子宫的作用:使子宫肌松弛,活动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低下,降低妊娠

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可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

泌期内膜;抑制宫颈内膜的黏膜分泌,使其稠厚,形成黏液栓。

(3)对输卵管的作用: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4)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5)对乳房的作用:孕激素、雌激素和生乳素相互作用,使乳腺细胞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6)对代谢作用:孕激素能促进蛋白分解,增加尿素氮的排出量,促进肾脏排出钠离子和

氯离子。

(7)对体温的作用:兴奋体温调节中枢有升高体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

高0.3~0.5℃,这种基础体温的改变是排卵的重要标志,排卵前基础体温低,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升高。

(8)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

知识点四十四: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在12岁前发病,呈慢性过程,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

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

1.慢性咳嗽和大量脓性痰咳嗽多为阵发性,与体位变动有关,其严重程度可用痰量

估计:轻度10ml/d;中度10~ml/d;重度ml/d。晨起及晚上临睡时咳嗽和咳痰尤

多,将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黏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

如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则痰及呼气具有臭味。

2.咯血反复咯血为本病的特点。少量咯血为ml/d;中量咯血为~ml/d;

大量咯血为ml/d或1次咯血量ml。咯血主要由于支气管小动脉压力较高而破裂所

致。

3.反复肺部感染其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这是由于扩张的支气

管清除分泌物的功能丧失,引流差,易于反复发生感染。

知识点四十五:

子宫收缩力的特点

子宫收缩力分娩时子宫肌产生规律性收缩称为宫缩,是临产后的主要动力。临产后正

常的子宫收缩具有三个特点:

(1)节律性: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进行期),维持一定

时间(极期),随后由强到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松弛。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临

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约30秒,间歇期为5~6分钟。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

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当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间歇期可缩短至1~

2分钟。

(2)对称性和极性: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部

集中,然后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引起协调一致的宫缩,称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变短,子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

子宫下段的2倍,宫缩的这种下行性梯度称为宫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次宫缩时,子宫肌纤维缩短、变宽,宫缩后肌纤维虽重新松弛,但不

能完全恢复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此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知识点四十六:

子痫期妇女的护理

子痫是重度先兆子痫发展的严重阶段,对母儿危害极大,应控制抽搐后积极终止妊娠。

(1)控制抽搐:患者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硫酸镬为首选药物,必要时可加用强

有力的镇静药物。

(2)专人护理,防止受伤:在子痫发生后,应立即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

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牙间,放置一缠好纱布的压舌板,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咬伤唇、舌或

发生舌后坠。患者取头低侧卧位,以防黏液吸入呼吸道或舌头阻止呼吸道,也可避免发生低

血压综合征。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喉部黏液或呕吐物,以免窒息。在患者昏迷或未完全清

醒时,禁止给予饮食和口服药,防止误入呼吸道而致吸人性肺炎。

(3)减少刺激,以免诱发抽搐:患者应安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绝对安静,空气流通,避

免声、光刺激,一切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尽量轻柔且相对集中,限制探视。

(4)严密监护: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留置尿管)及出入量。及时

进行必要的血、尿化验和特殊检查,及早发现脑出血、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5)低流量吸氧,加强胎心监护:注意观察有无阴道出血及宫底上升、腹痛等。

(6)必要时终止妊娠:要向家属解释并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子痫发作者往往在发作后自然临产,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临产先兆,并做好母子抢救准

备。如经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仍未临产者,应在孕妇清醒后24~48小时内引产,或子痫患者

经药物控制后6~12小时,需考虑终止妊娠。

产后仍有子痫发作的可能性,应坚持药物治疗。除镇静降压治疗外,要继续使用硫酸镁

解痉,至少至产后24小时,重者至产后3天。对先兆子痫患者要加强产后随访,包括测血

压和查尿蛋白,既有利于治疗先兆子痫又可及时发现原发高血压或肾部疾患。

知识点四十七:

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子痫前期、子痫期的孕妇需住院治疗,卧床左侧位。保持病室安静,经常巡视患者。

将日常用物放于伸手可取且固定的位置,外出做检查时需有人陪伴。

(2)每4小时测1次血压,如舒张压渐上升,提示病情加重。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

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

(3)注意胎心变化,以及胎动、子宫敏感性(肌张力)有无改变。

(4)子痫前期:适当限制食盐入量(每日少于3克),每日或隔日测体重,每日记液体出

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测24小时蛋白定量,查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项目。

2.用药护理硫酸镁是目前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期的首选解痉药物。

(1)用药办法:硫酸镁可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用药。①肌内注射:通常于用药2小时后

血液浓度达到高峰。注射时应注意使用长针头行深部肌内注射。②静脉用药:可行静脉滴注

或推注。

(2)毒性反应:通常主张硫酸镁的滴注速度以1g/h为宜,不超过2g/h。每日维持用量15~

20g。硫酸镬中毒首先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随着血镁浓度的增加可出现全身肌张力减

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脏骤停。

(3)注意事项:护士在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均应监测孕妇血压,同时还应检测以下指标: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ml或每小时

不少于25ml,尿少提示排泄功能受制,镁离子易蓄积而发生中毒。由于钙离子可与镁离子

争夺神经细胞上的同一受体,阻止镁离子的继续结合,因此应随时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

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给予解毒。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中医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y/5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