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45岁生子成榜样普通人可效仿吗

201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很多人看电视看报纸会发现一个现象,似乎明星生孩子更容易一些,就像演戏一般。例如,刘若英45岁生子,李嘉欣41岁生子,大S39岁怀上二胎……

很多读者网友发现后,纷纷表示,明星们都可以高龄产子,普通人也可以吗?还有什么需要警惕和注意的吗?

从年开始,娱乐圈的女明星跟约好了似的,一齐要完成生孩子这桩“头等大事”。杨幂、梁静茹、大S、何洁、阿雅、范玮琪等纷纷产下头胎宝宝,也有像马伊琍、孙俪这般“走在前面”,顺利生下二胎的。

这股生娃之风越吹越强劲,刘若英也在自己45岁的时候,在台北顺利产下一名男孩。之后,刘若英本人也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婴儿脚丫的照片,并写下感慨:“奇妙的过程,开始奇妙的旅程。让我们陪你一步一步慢慢走。”

除了刘若英之外,高龄产子的女明星真的不少。李嘉欣41岁产子;大S39岁怀二胎;吴君如41岁产女;林青霞分别在42岁和46岁分别产下两个女儿……

“高龄”女明星怀孕不容易

●黎姿李嘉欣:人工受孕

黎姿自从嫁人后,富豪老公出了30万让黎姿“人工受孕”,结果很成功,黎姿怀上了双胞胎孩子。而朱丽倩与刘德华结婚一年半时间,就砸下百万港币秘密做人工受孕,刚开始因要求生男婴,导致难上加难,最终在46岁人工受孕生下女儿刘向蕙。年出生的李嘉欣,年嫁给香港富商后,更是为了达成生子心愿,不惜跑到美国求助最先进的怀孕治疗技术,做了3次人工受孕才成功,于年2月生了儿子小JM。

●范玮琪:打排卵针

39岁的范玮琪近日生下双胞胎。她称怀孕并非试管婴儿,而是通过打排卵针、吃排卵药,靠“人工”方式刺激排卵后,在家跟老公做人成功。但同时也透露,5月第1次做排卵针施打疗程,黑人DIY制造出精液后打进她体内,但没成功。在打了10多针后,医生提醒卵子增生才造人成功。

●大S:增肥+吃肉+中医调理

大S是娱乐圈中出了名的爱美,据说每餐都会严格控制食量避免发胖,体重维持在40多公斤,而且又长期吃素,导致迟迟无法受孕。后来听说女生脂肪多较容易怀孕,开始吃荤,增重。此外,还请老中医进行调理。

警惕:高龄产妇谨防生出“唐”宝

之前,记者在报道“全面两孩”之后,当时提到的焦点问题是“瘢痕子宫”,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为此,记者咨询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孙云副主任医师,她告诉记者,自“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发布以后,是否打算生个“小二子”已经成为不少家庭讨论的话题。跃跃欲试想要追生的不少,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近日更有52岁高龄的女性作此打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不少“谋划”二胎的妈妈年龄已超过35岁,各种生育风险也随之增加,例如:唐氏综合症。

据悉,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出生缺陷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病,这种患儿比正常孩子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眼距宽、外眼角上斜等特殊面容,多数合并先心病、十二指肠闭锁等畸形。该种病患存活时间长,自理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长期且沉重的负担。唐氏综合征发生具有随机性、偶发性,也就是说不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农村还是城市,每一个孕妇都有可能怀上“唐”宝宝。

孙云介绍,在中国,25岁孕妇生下唐氏患儿的概率为1/;到了35岁,其概率就高达1/(医院的唐氏筛查高危风险值);而如果孕妇年龄为45岁,其概率更是高达1/30。因此,唐氏筛查便成为确保优生优育重要检查。

建议:每一位孕妇都应进行唐氏筛查

“虽然孕妇年龄35岁是高危人群,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但是80%的唐氏综合征发生在<35岁的孕妇当中。”因此,孙云建议每一位孕妇都应进行唐氏筛查,做到防范于未然。此外,检查血清AFP、HCG还可筛查出患有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的高危孕妇。

虽说唐氏筛查是针对特定的没有任何相应疾病提示的人群(如所有的孕妇人群),通过检查将其中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较大的高危人群筛选出来,以进行后续的诊断性检查。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筛查的目的不是诊断某一种疾病,而是筛选出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较大的人群。

一般抽血后的一周至两周孕妇可以拿到筛查结果,如结果为高危也不必惊慌,虽说高危孕妇孕育患儿的概率较大,但未必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此时需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诊。目前最常用的确诊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技术,即在B超指引下,将穿刺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若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则表示胎儿患有本次筛查疾病的可能性较小,后续正常产检即可,但需要说明的是该筛查方法存在漏检的可能性。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原因
白癜风原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y/8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