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机制

2019-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过去有人误以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因胃、十二指肠等黏膜因胃酸过多而受到侵蚀(消化掉自己的胃粘膜)而形成表面组织损伤,故误称为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近年发现幽门螺旋菌才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发现者因此获诺贝尔医学奖。

讹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过去有普遍认为发病主因如下:·压力或生活不正常等因素·家族遗传,父母或近亲中有溃疡的人,较易罹患·长期使用粗糙、刺激性食物

然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后推翻了这些主因,取而代之该种细菌才是主致病机制的现象被确认。但也有无菌型的溃疡发现,占15%左右是其他因素导致。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强的松、酒精等导致胃粘膜的破坏使得胃肠道的自我保护能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具有“胃蛋白酶”以及胃酸的胃液即可较轻易的穿透胃粘膜屏障,以消化胃肠道的自身组织,形成溃疡。

另外,消化性溃疡也可由消化液的分泌增加例如胃迷走神经失调,致使胃酸、胃蛋白酶的量超出胃粘膜所能应对的程度,所以一种外科手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也被作为治疗法,然而此手术副作用机率不低,只能用于很特定状况。此外心理因素,精神高度紧张也可引起较轻度消化溃疡。

赞赏

长按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y/8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