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重返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如何做才

2021-8-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bdfyy999.com/
肠内营养引起误吸的原因有哪些,在临床又怎么进行预防呢?看看下面的内容~案例回顾

大年初一晚上,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春节带来的欢乐气氛中时,年前出院的那位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家仅仅度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就又被折腾回了当初住过的病房。

这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当初回家时由于意识不清,经口进食流质食物有呛咳,所以是带着鼻饲营养管回的家。回家时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出院宣教,告知了家属鼻饲的注意事项以及后续康复锻炼的原则。可谁知,回家三天之后,患者再次入院。医院的这位患者,显然没有了回家时的平静,有的只是不断的呛咳和未及身旁就能听得见的痰鸣音以及无法满足机体所需的血氧饱和度,用听诊器听诊患者肺部,双肺布满了湿罗音,而且呼吸极度不平稳。那上气不接下气的呼吸,让每一位医务人员看了都本能地想立马帮助他。与家属简短沟通后得知,患者鼻饲后呕吐,之后就出现了上述症状,而且呼吸困难越来越厉害,不得已他们才在大年初医院。同任何一位送到科室的急诊病人一样,当班医护人员开始了一通忙碌:建立静脉通道、行气管插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之后,患者总算稳定了下来。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医护人员又与家属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并初步得出结论:呼吸困难是因患者呕吐误吸而引起的。肠内营养是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式,是昏迷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让患者受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各种并发症如果处置不当,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就像上面这位患者,误吸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肠内营养引起误吸的原因有哪些,在临床又怎么进行预防呢?

体位

连续仰卧位或平卧位都是增加反流误吸入呼吸道的重要因素。鼻饲时如果没有摇高患者的床头,营养液将沿着食管或气管食管瘘反流到气管、支气管,引起呛咳。预防措施

近期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上明确规定,无特殊体位禁忌时,喂养时应抬高床头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30~60min,以防止刚刚进入胃内的食物反流至气管、支气管而引起呛咳或者窒息。

胃管置入长度

胃管置入越短,患者越容易发生误吸。在为患者翻身、叩背、吸痰时,鼻饲营养管受到牵拉、脱落或患者不能耐受时自行将其不完全拔出等,都可能造成胃管移位,增加误吸风险。预防措施

胃管要进行二次固定,胃管置入胃内的长度在胃内要延伸7~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避免牵拉脱出。每次鼻饲前要检查胃管的位置及功能,确保鼻饲过程安全。

胃管管径

有研究发现,胃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加。

预防措施

在满足患者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内径小、柔韧性好的鼻饲营养管,以减少食管下括约肌的扩张。

液体输注速度和容量

如果是持续滴入的营养液,如果输注量大,或者输注速度过快,都会使胃内的压力升高过快,刺激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末梢,产生恶心、呕吐,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出现呕吐导致误吸。

预防措施

尽量使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从慢到快,循序渐进,让患者逐步适应。

关于肠内营养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规定,一次性输注者,可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根据营养液总量分次喂养,每次推注量不宜超过ml。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12~24h输注,速度应由慢到快,先调至20~5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胃残余量

胃肠功能障碍使胃排空延迟、胃内残余量增多,进而使胃内压力升高,增加了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误吸的风险。有研究表明,胃残留量<ml时,误吸率为20%~26%,胃残留量>ml时,误吸率则高达25%~40%。

预防措施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指出,可使用≥50ml的营养液注射器、床旁超声仪等方法评估胃残留量。胃残留量ml时,应评估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异常等不适症状;如有不适,应减慢或暂停喂养,遵医嘱调整喂养方案或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胃残留量ml,宜结合患者主诉和体征考虑暂停喂养。

操作不当

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采取的操作,比如吸痰和翻身拍背等,如果操作手法粗暴或时机不恰当,势必会增加反流误吸风险。

预防措施

鼻饲前要尽可能将痰液吸净,鼻饲后半小时尽量减少体位变动,最好让患者保持原体位30分钟以上。误吸是鼻饲营养过程中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患者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患者发生误吸后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患者咳嗽,协助取半卧位,昏迷患者应头偏一侧。

若患者出现气道梗阻或窒息症状,应立即给予负压吸引,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甚至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用药。

事后还要分析误吸发生的原因,同时还要做好健康宣教,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之肠内营养护理的健康教育: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喂养管路的维护方法。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制剂的主要成分、作用和营养支持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反应。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制剂的保存方法及使用方法。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喂养管路固定及造瘘口皮肤保护的方法。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余晓,田刻平,叶青.ICU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评估[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8(4):-.

封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yf/11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