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前世今生

2020-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又称Whipple术,用于治疗胆总管下段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胰头癌,严重胰、十二指肠伤等疾病的手术。由于手术复杂,要切除5个脏器(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胆囊、部分胃)、行三个吻合(胰肠、胆肠、胃肠),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新术式的形成离不开前人对胰腺解剖和生理的认识。因此,先谈一谈前人认识胰腺的历程。

公元前年,“解剖学之父”赫罗菲拉斯(Herophilus)首先描述了胰腺这一器官,当时认为胰腺给临近器官提供了附着、支持与保护的作用。

公元年,Ephesus在古希腊的文献中首次对胰腺提出了pancreas的命名。该命名来源于古希腊文字pan(全部)与kreas(血肉或筋肉),因为胰腺呈现一致的黄褐色,质地均匀,其内没有骨骼和肌肉。

年,解剖学家Vasalies提出胰腺是腺体器官。

年,Wirsung最早描述了胰腺的主胰管。

年,Bidleo描述了胰管与胆总管以共同通路汇入十二指肠乳头的结构。

年,Vater描述了十二指肠壶腹。

年,Santorini描述了副胰管的结构。

年,Langerhans首先发现胰液可以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年,Baylis与Starling提出了促胰液素,确定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年,胰岛素被发现,确定了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胰腺癌首先由意大利解剖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描述的。

年,Trendelenburg第一次成功进行胰腺的实体肿瘤切除术。

年,Kappeler首先报道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作为胰腺癌的姑息手术。该术式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并存活14个月。

年,意大利外科医师Codivilla首先为一例胰腺癌患者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开创了胰腺癌手术切除的先河。

年,Whipple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为一例壶腹癌患者成功的行分期手术治疗,一期行胆总管切断结扎,胆囊空肠吻合术后减黄和胃空肠吻合。术后30天行二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管结扎、十二指肠断端及胰腺断端缝合闭锁。患者存活25个月,死于肝转移。

年,Whipple改进了之前的手术方式,以胆管空肠吻合替代了胆囊空肠吻合,并于结肠前行胃空肠吻合。

年,Whipple描述了消化道重建的顺序是胆管、胰、胃分别与空肠吻合,这种术式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被称为Whipple术。

年,Child对消化道重建顺序作出了改进,他提出胰、胆管、胃分别与空肠吻合。这样一旦发生胰瘘,则仅有胰液流出而无胆汁瘘出,只要引流通畅亦可痊愈。由于Child法重建消化道较为合理,因此这种吻合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

此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基本成熟,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死率从20%-40%降至不到2%。在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新术式,如: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kpm.com/jbby/8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